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泵体 除去柴油中的水分与杂质 供油提前角是指喷油泵开始供油至活塞到达上止点之间的曲轴转角。它的大小关系到柴油机喷油提前角的大小,对柴油机的工作过程有很大影响。 最佳的供油提前角,就是在转速和供油量一定的条件下,能获得最大功率及最小耗油率的供油提前角。它不是一个常数,而是随着柴油机的负荷(供油量)和转速而变化的。负荷越大、转速越高,供油提前角应越大。 6.3 柴油机供油正时 为了便于检查和调整供油正时,一般柴油机汽车通常在发动机和喷油泵上都有正时标记,一般可分为三种: (1)喷油泵的第一分泵开始供油标记。 不同的发动机,此标记稍有不同,如图6.67所示。有些发动机的喷油泵第一分泵开始供油标记为联轴器上定时刻线与喷油泵轴承盖上定时刻线对准;有些为喷油泵轴承盖上刻线与自动提前器外壳上的刻线对准;还有些为喷油泵体前端面上刻线与自动提前器外壳上刻线对准。 6.3 柴油机供油正时 (2)发动机供油提前角标记。 它是第一缸活塞到达压缩行程上止点前供油提前角位置的标记。如飞轮或曲轴带轮上的上止点标记与发动机外壳上的标记对准,图6.68所示。 (3)喷油泵与发动机传动齿轮的啮合记号。 其中有:传动齿轮配气正时标记,喷油泵与驱动部分的连接标记(有的发动机上没有此种标记)。 不同车型的供油正时标记位置及符号也不一样。 6.4 喷油泵结构和工作原理 分析柱塞向上运动全过程: 预备行程:柱塞由下止点上升到柱塞完全遮盖住进油孔时所上移的距离。 减压带行程:柱塞从预备行程结束(出油阀的锥面离开阀座)到减压环带完全走出阀座导向孔时所上移的距离。 有效行程:柱塞从出油阀开启到表面的螺旋沟槽与柱塞套的进油孔相通时所上移的距离。 剩余行程:柱塞从有效行程结束(开始向泵体低压油腔回油)到柱塞上止点所上移的距离。 柱塞式喷油泵泵油原理示意图 提问: 柱塞向上运动泵油过程分几步? 进油过程 压油过程 回油过程 三步 进油、压油和回油图 课堂讨论: 1.柱塞式喷油泵的柱塞就像注射器的针筒一样,只要柱塞一向上运行,分泵就开始供油吗? 2.柱塞式喷油泵的每一循环供油量取决于( )。 A.喷油压力的高低 B.喷油泵凸轮的转速 C.柱塞上移速度的大小 D.柱塞有效行程的大小 当柱塞直径为定值时,每循环喷油量由柱塞顶面到螺旋槽的距离(柱塞有效行程)来决定。 3.柱塞有效行程如何调整? 改变柱塞与开有进(回)油孔的柱塞套筒的相对位置,增加柱塞的有效行程。 三、油量调节机构 1.作用: 根据柴油机负荷和转速的变化相应地改变喷油泵的供油量 保证各缸供油量的一致 2.分类: 齿条式油量控制机构 拨叉式油量控制机构 3.调节原理: 通过转动柱塞来改变柱塞的有效行程,来改变喷油泵的供油量。 调整各缸供油的均匀性,松开分泵柱塞可调齿圈上螺钉,使调整齿圈相对于控制套筒转过一定角度,再旋紧螺钉。 6.4 喷油泵结构和工作原理 齿条式油量调节机构图 拨叉式油量控制机构图 请点击图片观看该图片对应的教学动画 柱塞供油改变图 提问: 如图所示,供油量如何变化? 6.4 喷油泵结构和工作原理 四、传动机构 组成:凸轮轴和滚轮传动部件。 柴油机凸轮轴与柴油机曲轴转速比为1:2。 凸轮轴上各凸轮的相对角度与柴油机各缸发火次序相同。 传动机构图 总结: 1.柱塞运动 往复直线运动 旋转运动 泵油 调整供油量 2.柱塞和柱塞套是产生高压的压油元件。 配合间隙是0.0015~0.0025mm。 配合间隙过大,油压下降,易漏油。 间隙过小,润滑困难,易磨损。 3.改变喷油泵的供油量是通过转动分泵柱塞,从而改变柱塞的有效行程来实现的。 4.出油阀弹簧的预紧力保证供油压力不低于规定值。(10~25MPa)。 6.5 调速器构造和工作原理 二、 两极式调速器 1.作用:限制发动机的最高转速和稳定发动机怠速。 两速式调速器不仅能保证柴油机在怠速时不低于某一转速,从而防止柴油机自动熄火,而且能够限制柴油机不超过某一转速,从而防止柴油机超速。柴油机中间转速时,调速器不起作用,此时柴油机的工作转速由驾驶员通过操纵喷油泵油量调节机构来调整。 两速调速器结构示意图 6.5 调速器构造和工作原理 三、 全程式调速器 作用:能稳定怠速和限制超速,又能控制柴油机在正常工作状态时的转速稳定。 能根据负荷的大小,保持和调节柴油机在任一选定的转速下稳定工作。 柴油滤清器 柴油机供油系统图 请点击图片观看该图片对应的教学动画 输油泵 输油泵的作用; 保证向喷油泵输送一定压力和足够数量的燃油。保证柴油在油压内循环 输油泵的供油量可以达到发动机全负荷需要量的3~4倍,除了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