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相互作用习题..doc

发布:2017-01-23约1.46万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相互作用 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可见力是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的 B只要确定了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个力就完全确定了 C.画某力的图示时,选定的标度不同,表示这个力的线段的长度也不同,但箭头的指向是相同的 D.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杆秤来测量力的大小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物体在其运动速度方向上必受到力的作用C.力的大小相同,作用效果并不一定相同D.一个力必定与两个物体联系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受力物体可以找到多个施力物体 B.两物体相互作用不一定直接接触 C.物体受到力作用后,形状及运动状态都一定发生变化 D.物体受到力作用后,形状及运动状态可能都不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B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 C.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D在力的图示法中,线段长短与对应力的大小成正比重4N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4N的压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这个压力就是重力,施力物是地球 B.这个压力就是重力,施力物是木块 C.这个压力不是重力,这个压力的施力物是木块,木块所受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 D.这个压力与木块所受的重力相平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B.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 C.物体所受 D.两质量相同的物体,它们的重力有可能不同一根粗细均匀的铁棒AB,将B端截去20cm,则截后铁棒的重心与原来相比较,将向端移动. 14.如图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木块,长为,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端面与桌边平行.A木块放在B上,右端有伸出,为保证两木块不翻倒,木块B伸出桌边的长度不能超过A木块保证两木块不翻倒,木块伸出桌边的 16.(1)把一条盘在地上的长为L的匀质链条向上刚好拉直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多少?(2)把一个边长为L的匀质立方体,绕bc棱翻倒,使对角面AbcD处于竖直位置,如图所示,则重心位置升高了多少? 17.水平面上放一个物体A,物体的重力为20N,一个推力为30N,方向与水平面成300角斜向右下方,请作出这两个力的图示和这两个力的示意图. 18.如图所示,运输货车的制造标准是:当汽车侧立在倾角为30°的斜坡上时仍不致于翻倒,也就是说,货车受到的重力的作用线仍落在货车的支持面(以车轮为顶点构成的平面范围)以内.如果车轮间的距离为2.0m,车身的重心离支持面不超过多少?设车的重心在如图所示的中轴线上. 19.如图所示,将粗细均匀、直径相同的均匀棒A和B粘合在一起,并在粘合处用绳悬挂起来,恰好处于水平位置而平衡,如果A的密度是B的2倍,那么A的重力大小是20.万有引力是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的相互吸引力,牛顿通过研究得出: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写成公式就是: 式中m1、m2为两物体的质量,r为可看成质点的两物体间的距离或两均匀球体间的距离,G为万有引力常量. 如图所示,均匀球体质量为M,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看成质点)距球表面为R,当将球体挖去一半径为R/2的球形部分,求球体的剩余部分对m的万有引力F剩的大小. 2 弹力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1.书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会受到弹力的作用,产生这个弹力的直接原因是 ( ) A.书的形变 B.桌面的形变 C.书和桌面的形变 D.书受到的重力 2.下面关于弹力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只有发生形变的物体才能产生弹力 C.只有受到弹簧作用的物 D.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存在弹力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它对水平面的压力 B.压力、支持力、绳中的张力都属于弹力 C.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 D.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关于弹簧的劲度系数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k值也越大 B.由弹簧本身决定,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及形变程度无关 C.与弹簧发生的形k值越小 D.与弹簧本身特性,所受拉力的大小.形变大小都无关一弹簧的两端各用10N的外力向外拉伸,弹簧伸长了6cm,现将其中的一端固定于墙上,另一端用5N的外力来拉伸它,则弹簧的伸长A.6cm B.3cm C.1.5cm D.0.75cm 6.两弹簧秤平放在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