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 相互作用83880.ppt

发布:2017-09-04约1.92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第一节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问:什么是力?力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力的国际单位是什么?其测量工具是什么?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符号 N. 其测量工具是测力计或弹簧秤 一、力: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二、力的作用效果: 1、使物体发生形变。 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 力的方法 1、选定标度(用多长的线段表示多少牛的力) 2、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根据选定 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按比例确定线段的长度, 并在线段上加刻度。 3、在线段的一端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头或 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所沿的直线 叫力的作用线 练习: 一物体受4牛的水平向右的拉力, 请画出该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画力的图示注意: 1、不能用不同标度画同一物体所受的不同力 2、线段长度要合理。 四、力的分类 1、按性质命名: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子力、电磁力等 2、按效果命名:拉力、压力、动力、阻力等 注意: (a) 根据效果命名时,不同名称的力, 性质可能相同。 (b) 同一性质的力,效果可能不同 五、重力 G 1、定义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产生的,但重力不是 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故不一定指向地 心。 3、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B、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C、地球上的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到重力 作用 D、物体只有落向地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2、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点 B、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作用的集中 点,也就是合力的作用点 C、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此物体上,但有规 则形状的均匀物体的重心就一定在物体上 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 重合 基本相互作用 存在于一切有质量的物体之间,作用强度随距离增大而减弱。 存在于电荷间和磁体间,作用强度随距离增大而减弱。 存在于原子核内部粒子间.作用范围只有约10-15米。距离增大时,作用急剧减小。 存在于微观粒子间。主要在放射现象中,其作用范围约10-15米。 本节小结 一、力 1、概念 性质(3个) 作用效果(2个) 2、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力的分类(按性质,按效果) 二、重力 1、概念 2、大小 方向 重心(作用点) 三、基本相互作用 ???万有引力作用 电磁相互作用 强相互作用 弱相互作用 * 1、物质性 a.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b. 一个力与两个物体相对应。施力物体、受 力物体 2、相互性 a.施力物体同时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 是施力物体 b.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可以接触也可以 不接触 3、矢量性 大小 方向 力的示意图 线段的长度和力的大小关系不严格对应,但方向、作用点是准确的。 如何画力的图示? 2、方向:竖直向下 注意:竖直向下不是垂直向下 3、大小:G=mg 定义: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 力作用于一点,这一点叫重心。 重力的作用点 4、重心 注意: 1、地球周围(真空)的物体不管运动静止都受到重力。 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4、重心的确定 a.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位置和形状有关系 b.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位置,除和形状 有关外还与物体质量分布有关 c.悬挂法 B B (1)万有引力 (2)电磁相互作用 (3)强相互作用 (4)弱相互作用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