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老师三维目标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类的“老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湘教版四(上)第9课 人类的“老师”P30—3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研”、“究”、“秘”等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从课外学找有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和直观图片,通过“质疑问难、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拓展延伸”的模式进行教学。能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启发学生认真观察大自然,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兴趣,进而产生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理解课文内容,弄懂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积累科学知识。
难: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勇于探索和发现的习惯。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激趣导入
1.出示雷达图片,这是什么?它像什么?它是怎么发明的?
人类向蝙蝠学习,受到了启发,发明了雷达。那么蝙蝠是人类的“老师”。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人类的老师是谁?它们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标题中的“老师”为什么要加引号?)
过渡:那就让我们带着满满的好奇心去读一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刚才读得可真热闹,谁愿意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读。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三、学习生字新词,扫清文字障碍
1.指名学生上台板书生字,并标音、扩词。如:
yán jiū
研(研究)() 究(研究)()
mì yì
秘(秘密)(奥秘) 翼(机翼)(小心翼翼)
2.指名学生认读,纠正拼音,指导识记方法,解释新词。
(1)蝇,yíng,注意不要读成绳子的绳(shéng)。
(2)注意mì mì应写成(秘密)。
(3)通过找同胞兄弟(形近字)的游戏,对比识记生字:
诀—决,蚊—纹,圆—园,翼—冀。
(4)研究: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
秘诀:能解决问题的不公开的巧妙方法。
秘密:不让人知道的事情。
惨祸:惨重的灾祸。
3.师示范读,自由识记,小老师带读。
四、作业布置
1.练习书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复习生字词,进一步扫清文字障碍
开火车认读、齐读以下词语:
破 碎 教 训 颤 抖 坦 克 机毁人亡
超 过 均 匀 袋 鼠 鲸 鱼 轻而易举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人类的“老师”(齐读:7.人类的“老师”)。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内容已经有所了解。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这篇课文中所说的人类的“老师”指的是谁呢?
三、精读指导,理解课文??? 1.大家的回答都不够完整,能用课文中的一个句子来回答吗?打开书本,从课文中找一找,看谁先找到?并用波浪线画出来。??? (1)学生速读课文后,指名回答。
(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板书:种种生物。??? (2)齐读第七自然段??? (3)这句话还告诉了我们什么???? 交流:(从“种种生物”知道了自然界中人类的“老师“很多。)??? 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自然界中人类的“老师”很多吗???? (4)齐读。??? 过渡:是啊,自然界中的很多生物都是人类的“老师”,你还能从课文的哪一自然段感受到这一点???? (5)第二自然段:“其实,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蝙蝠一种。”??? a.男生齐读。??? b.从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蝙蝠是人类的“老师”。)??? 2.为什么蝙蝠是人类的“老师”呢?哪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请大家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用笔在书上划出原因。??? (1)学生自由读、划。??? (2)指名交流。(请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 (3)齐读第一自然段。??? 3.课文还介绍了哪些“老师”?请同学们快速读读第3-6自然段,找一找,用笔圈出来。??? (1)交流:(鸟儿、蜻蜓、苍蝇、蚊子、蜜蜂、鲸、鸡蛋、袋鼠、贝壳)??? (2)再读3-5自然段,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段读一读,注意要边读边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3)谁先来说说,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例子???? 第三自然段??? A.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飞机设计)??? B.人类为什么要想发明飞机?人类是怎样发明飞机的?(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