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老师》课时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施教时期2015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7.人类的“老师”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内的一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掌握多音字 “壳”“模”“散”“省”“薄”
3.说说第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4.初步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初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
重难点 能说出第三、四、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
资源 1.鲁班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能工巧匠。 一天,鲁班到一座高山上去寻找木料,突然脚下一滑,他急忙伸手抓住路旁的一丛茅草。手被茅草滑破了,渗出血来。 “怎么这不起眼的茅草这么锋利呢?”他忘记了伤口的疼痛,扯起一把茅草细细端详,发现小草叶子边缘长着许多锋利的小齿。他用这些密密的小齿在手背上轻轻一划,居然割开了一道口子。他想:要是我也用带有许多小锯齿的工具来锯树木,不就可以很快地把木头锯开了吗?那肯定比用斧头砍要省力多了。 于是,鲁班请铁匠师傅打制了几十根边缘上带有锋利的小锯齿的铁片,拿到山上去做实验。果然,很快就把树木锯断了。鲁班给这种新发明的工具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锯”。
2.课文配有蝙蝠、袋鼠、鲸等动物以及人民大会堂等建筑物的插图,生动形象,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 预习
设计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词,并借助字典理解课文中出现的不理解的词。
3.思考课后第四题。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3分钟)
2.预设:知识渊博的人;心胸开阔之人;拥有一技之长之人······二薄bò)荷、身体单薄bó)、鄙薄bó)、轻薄bó)、薄báo)田báo)饼
4.预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4)因为科学家从鱼儿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所以说鱼儿是人类的“老师”。
4.预设:3——6
5.[学程单一]
(1)自主学习:完成《语文补充习题》第三大题
(2)小组合作:组长组织交流,组员注意倾听。
(3)时间:5分钟
预设:
1.科学家从鸟儿在蓝天飞翔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飞机,从蜻蜓那里得到启示,改进了飞机。2.从鲸那里得到启示,改进了船体设计,提高了轮船航行速度。3.从鸡蛋那里发现了“薄壳结构”,一导入1.板书课题。 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当我们的老师?
过渡:那就请大家带着好奇心去读一读课文吧。二“碎”是平舌音;“超、省”是翘舌音 ;“亡”是后鼻音; 薄壳bó qiào
)壳多音字组词,指出其中k也是主要用于口语,qiào用于书面语。
)薄báo :1跟“厚”相对;2感情冷淡,不深;3不浓,淡;4不肥沃。薄bó:1轻微;2不强健,不健壮;3)不厚道,不庄重;4看不起,轻视,慢待薄bò:薄荷薄荷、身体单薄、鄙薄、轻薄薄田
2.(1)
3.指导读好二、七节,读出对自然的敬畏。
4.课文哪几个自然段举例介绍了自然界的种种生物是人类的老师?
5.任务驱动
6.观察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7.巡视,参与小组合作探究。
8.导学:
第三自然段的概括是难点,其中涉及不止一种生物,指导学生将这些生物给人类的启发分别说清楚就是第三自然段的段落大意。
自然界中的“老师”独特之处是什么?人类学习后的结果怎样?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作业
设计 课堂作业:
选词填空(猛烈、激烈、强烈)
1就男生厉害还是女生厉害这个话题我们班展开了(???? )的辩论。2.我强忍着(??? )的疼痛坚持跑到了最后。3敌人发起了(??? )的进攻。4台独分子的言论遭到了爱国人士的(??? )反对。 教学
重难点 弄懂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
资源 自古以来,自然界就是人类各种技术思想、工程原理及重大发明的源泉。种类繁多的生物界经过长期的进化过程,使它们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得到生存和发展。劳动创造了人类。人类以自己直立的身躯、能劳动的双手、交流情感和思想的语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促进了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获得了高度发展。因此,人类无与伦比的能力和智慧远远超过生物界的所有类群。人类通过劳动运用聪明的才智和灵巧的双手制造工具,从而在自然界里获得更大自由。人类的智慧不仅仅停留在观察和认识生物界上,而且还运用人类所独有的思维和设计能力模仿生物,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增加自己的本领。鱼儿在水中有自由来去的本领,人们就模仿鱼类的形体造船,以木桨仿鳍。相传早在大禹时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观察鱼在水中用尾巴的摇摆而游动、转弯,他们就在船尾上架置木桨。通过反复的观察、模仿和实践,逐渐改成橹和舵,增加了船的动力,掌握了使船转弯的手段。这样,即使在波涛滚滚的江河中,人们也能让船只航行自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