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第4版)课件:输电线路距离保护(一).pptx
输电线路距离保护(一);4.1距离保护概述;;在高电压、结构复杂的电网中,自适应电流保护的优点还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故障点总是由离故障点近的保护首先动作切除,从而保证了在任何形状的电网中,故障线路都能有选择性的被切除。;原理:测量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阻抗,实际上是测量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线路距离。;设阻抗继电器安装在线路M侧:;;区内
;动作方程;2)可保证方向阻抗继电器正、反向出口短路故障时有明确的方向性。;区内短路,大于。;3、距离保护时限特性;4、距离保护的构成;启动元件:发生故障瞬间启动保护装置。可采用反映负序电流构成或负序与零序电流的复合电流构成,也可以采用反映突变量的元件作为启动元件。;测量元件:用阻抗继电器实现,主要作用是测量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或阻抗)。;谢谢!
敬请各位指导!
;4.2阻抗继电器;;为了方便比较,通常将测量阻抗与整定阻抗画在同一阻抗复数平面上。;所表示的直线段为继电器动作区,直线以外的区域为非动作区。;;圆的动作方程为:;动作方程两边同乘以测量电流,则方程为;;方向阻抗继电器以电压形式表示的动作方程为:;由于在保护安装出口处发生三相短路时,加入继电器的电压为零,存在动作死区。实用的方向元件必须解决保护动作死区问题。;特点:当加入继电器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为不同数值时,动作阻抗也随之而变。;比幅特性与比相特性间的转换:;动作方程用电压形式表示时,其方程为:;3、偏移特性阻抗继电器;圆的半径为:;当,方程为:;偏移特性阻抗继电器比相形式动作方程:;以电压形式表示动作方程为:;小结:1)测量阻抗:由测量电压与测量电流的比值,大小与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处远近有关;;4.2.2多边形阻抗继电器;动作方程:;2、方向性多边形阻抗继电器;动作方程:;3、零序电抗继电器;送电侧受电侧;动作方程为:;小结:(1)多边形特性阻抗继电器与直线形零序电抗继电器在微机保护中被广泛应用;;谢谢!
敬请各位指导!
;4.3阻抗继电器接线;;;测量阻抗;故障??电压为:;保护安装处相间电压为:;为了正确反映保护安装处到短路点之间的距离,必须加入相间电压与同名相的两相电流差。;各种相间短路故障时的测量阻抗:;阻抗继电器1测量阻抗为:;2、两相短路(BC);阻抗继电器2的测量阻抗为:;3、两相接地短路;阻抗继电器2测量阻抗为:;将故障点电压和电流分解为序分量,则;保护安装处三序分量电压为;保护安装处A相电压为:;若加入继电器电压、电流为;为了正确测量阻抗,加入继电器电压、电流应为:;显然,加入相电压、带零序电流补偿的相电流,阻抗继电器就能正确测量保护安装处至短路点间距离。;4、反应突变量阻抗继电器;阻抗继电器测量的是工作电压前、后周期的相位变化,在稳定状态下阻抗继电器不可能动作,只有在发生短路故障后的第一个周期才有可能动作,所以称为突变量阻抗继电器。;谢谢!
敬请各位指导!
;4.4选相原理;;要求:1)在保护区内发生任何形式的短路故障时,能判别故障相别,或判别出是单相故障还是多相故障。;故障选相流程:;1、相电流差工频变化量选相;为分析方便,设;2)两相短路(BC);3)三相短路;4)两相接地(BC);2、对称分量选相;4.4选相原理;定性分析设;(2)两???接地短路;(3)选相方法;虽然可以用电流大小来区别两种故障,但是测量电流受负荷电流影响,不能实现准确判别,特别在接地电阻较大时。;4.4选相元件;2、余弦电压选相;;如果不计电阻分量,简化为:;测量阻抗为:;BC相经过渡电阻短路时,测量阻抗为;4.4选相原理;只要;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时,满足A相为特殊相条件,则A相或BC相接地短路故障。;小结:1)为了能正确地测量短路点至保护安装处的阻抗,分别装设了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距离保护。;4)选相元件仅承担选相任务,不承担测量故障点距离和故障方向。;谢谢!
敬请各位指导!
;4.6启动元件;;(3)若保护装置中第Ⅰ段和第Ⅱ段用同一阻抗测量元件,则启动元件动作后按要求自动地将阻抗定值由第Ⅰ段切换到第Ⅱ段。当保护装置采用Ⅱ、Ⅲ段切换时,同样按要求能自动地将阻抗定值由第Ⅱ段切换到第Ⅲ段。;2、对启动元件的要求;(3)被保护线路通过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