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第4版)课件:输电线路距离保护(二).pptx

发布:2025-03-04约3.65千字共1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输电线路距离保护(二);4.7距离保护的振荡闭锁;;振荡造成影响:将引起电压、电流大幅度变化,对用户产生严重影响。;系统振荡时,设超前的相位为,两侧电势相等,系统中各元件阻抗角相等,振荡电流为:;系统M、N点的电压为:;Z点位于;特点:正常运行时负荷电流幅值保持不变,振荡电流幅值作周期变化。;其中:;当m具有不同值时,直线位置不同。;2、全相振荡时,系统保持对称性,系统中不含负序、零序分量,只有正序分量。短路时,一般将出现负序分量或零序分量。;图中;,M母线电压最高。;设系统总阻抗角与被保护线路阻抗角相等,则可在保护安装处测得振荡中心电压。;设两侧电源不相等,设;求得系统振荡时角的变化率为;当振荡中心离保护安装处不远时,在振荡过程中激烈变化必然造成较大幅度变化。因母线电压很容易检测到,所以检测值可检测出系统是否振荡。;2、系统振荡时测量阻抗特性分析;;4.7距离保护的振荡闭锁;(2)测量阻抗变化率;时,阻抗变化率最小,即;因;3、短路与振荡的区分;(2)判别测量阻抗变化率检测振荡;4、振荡过程中对称短路故障的识别;由上图可得:;若取;1)利用检测振荡中心电压来识别;振中电压表达式;谢谢!

敬请各位指导!

;4.8断线闭锁;;a相断线;4.8断线闭锁;断线相电压下降,相位变化近;2、断线闭锁元件;(1)三相电压求和闭锁元件;当三相断线时,三相电压数值和为;当一次系统存在零序电压:;差电压为;当三相电压有效值均很低时,可以识别出三相断线;当正序电压很小时,也可以反应三相断线。;微机保护启动元件不动作,同时满足;≤0.5U2N;3、检测零序电压或电流的断线闭锁元件;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采用检测负序电压、电流也可判别断线失压。因单相接地不存在负序分量。;谢谢!

敬请各位指导!

;4.9影响保护正确动作因素;;在线路NP上K点发生短路故障时,装于MN线路M侧的距离保护安装处母线电压为;测量阻抗;一般情况下,在整定计算时分支系数取实数。;由上式可见,分支系数与系统运行方式有关。在求保护动作阻抗时,应取??小值,这样取值就可保证保护不会出现误动。;(2)汲出分支线;测量阻抗;汲出系数可表示为;(3)电源分支、汲出同时存在;测量阻抗为;4.9影响保护正确动作因素;则测量阻抗为;算例:线路正序阻抗每单位公里为0.45欧姆,MN线路长40km,平行线路长度为70km,Ⅰ段可靠系数取0.85。求MN线路M侧距离保护的最大、最小分支系数。;1)求最大分支系数;2)最小分支系数;小结:1)由于助增电源的存在,使测量阻抗增大;;2、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设A相在K点经过渡电阻发生了单相接地短路,M侧母线上电压为;保护安装处测量阻抗为;由上式可见,只有当过渡电阻等于零时,故障相阻抗继电器才能正确测量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处阻抗。;由于附加阻抗的存在,使测量阻抗与故障点的距离成正比的关系不成立。保护可能出现误动或拒动。;由于;若只M侧有电源,附加阻抗呈电阻性质;在双侧电源的情况下,附加阻抗可能呈容性或感性。;为克服单相接地短路时,附加阻抗对保护区的影响,应使阻抗继电器的动作特性适应附加阻抗的变化,使其保护区不变。;4.9影响保护正确动作因素;由上式可见,只有发生金属性相间短路故障时,故障点的相间电压才为零,故障相的测量阻抗才能正确反应保护安装处到短路点间的距离。;小结:1)只有发生金属性短路故障时,保护才能正确反应保护安装处到短路点间距离;;4.10相间距离保护整定计算;;线路AB保护1相间距离保护第Ⅰ段的动作阻抗:;若被保护对象为线路变压器组,则送电侧线路距离保护第Ⅰ段可按保护范围伸入变压器内部整定:;2、相间距离保护第Ⅱ段的整定;距离保护第Ⅱ段可靠系数,取0.8~0.85;;距离保护第Ⅱ段可靠系数,取0.8~0.85;;相间距离保护第Ⅱ段的动作时间为:;距离保护第Ⅱ段可靠系数,取0.8~0.85;;3、相间距离保护第Ⅲ段的整定;当采用全阻抗继电器作为测量元件时,整定阻抗为:;动作时间应大于系统振荡时的最大振荡周期,且与相邻元件、线路第Ⅲ段保护的动作时间按阶梯原则进行配合。;相邻线路相间距离保护第Ⅱ段的整定值。;当作为近后备保护时:;距离保护第Ⅲ段可靠系数,取;若相邻元件为变压器,则与变压器相间短路后备保护配合,则第Ⅲ段距离保护阻抗元件动作值为:;4.1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