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货币与财税制度15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pdf
课时分层作业(十五)货币的运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建议用时:35分钟)
一、选题
1.近代以来,在中亚地区广泛出土过“开元通宝”“乾元重宝”“大历元宝”“建中通
宝”等货币,在西安等地的唐墓中出土了大量的波斯萨珊王朝银币、阿拉伯金币、东罗马查
士丁尼二世的“索里德”金币。这些发觉表明当时()
A.中国同中亚和欧洲贸易关系亲密
B.中国同东罗马帝国有干脆的贸易关系
C.中亚或西亚货币可以在中国流通
D.中国货币可以在中亚或西亚流通
A[结合材料内容,只能说明中国同中亚和欧洲等地贸易关系亲密,B、C、D三项从材
料中均不能干脆得出,故选A项。]
2.唐朝武德四年宣布废止五铢钱,改行“开元通宝”钱,这种钱制不仅成为有唐一代的
定制,而且持续流行了近千年,也被作为后世“钱制”的楷模。“通宝”钱制流行反映出()
A.中国古代货币起先走向规范化
B.用年号铸钱强化了货币经济功能
C.货币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增加
D.标记我国金属铸币制度的成熟
C[通宝的含义是通行的宝货,其名称改变反映了人们对货币作用的相识加强,也反映
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货币地位的增加,故选C项;秦始皇统一货币,中国古代货币渐渐走向
统一规范,解除A项;铜钱的大量运用标记我国金属铸币制度走向成熟,解除D项;通宝钱
制主要以年号命名(开元通宝不是年号钱),作为皇帝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力的象征,突出了其
政治功能,解除B项。]
3.明清以前,中国是以钱钞为主要货币的,但在明清时期白银成了主要货币。对此下列
说明合理的是()
A.商品经济的旺盛
B.白银相对于钱钞更值钱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
D.政府的推动
A[明清时期在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种新的经济
形态缓慢地侵蚀着封建经济的躯体,所以白银货币化的根源是明清商品经济的旺盛,故选A
项;B项说法本身欠妥,解除;C项与题意无关,解除;D项不是主要缘由,解除。]
4.明太祖禁用金银,实行宝钞(纸币)制度,而建文帝(1398-1402年)时民间交易运用
白银的趋向表现明显,永乐帝(1402-1424年)即位又禁止运用金银交易,至成化年间
(1464-1487年)白银几乎成了通用货币。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长期入超
B.新的生产方式促进货币改革
C.明朝政府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货币变革
D[题干没有体现对外贸易和生产方式,A、B两项错误;C项内容是题干所描述的现象
而不是实质,解除;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货币的变革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故选D项。]
5.吕思勉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倘使这时候,能悟到银两与银币不是一物;把银
也鼓铸成一种货币,且单认银为货币,而把铜钱认为银币的协助品;中国早就可进为银本位
之国……,惜乎清朝顺、康、雍、乾四朝,对于币制都很有热心整顿,始终没想得穿这一步,
以致不但本位不立,而且银两需用既广,而事实上专用秤量量法,不觉得不便殊甚……”下
列与材料主旨相符的是()
A.中国在清朝康乾时期已实行银本位
B.中国的货币理念在当时是最先进的
C.中国在当时已将银币作为主要通行货币
D.中国近代金融理念的缺失阻碍中国转型
D[依据材料“中国早就可进为银本位之国……,惜乎清朝顺、康、雍、乾四朝,对于币
制都很有热心整顿,始终没想得穿这一步”可知,中国在清朝康乾时期并没有实行银本位,
照旧以铜钱为货币,这种落后的币制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转型。故A项错误,D项正确;与西
方世界的货币理念相比,中国的货币理念在当时相对落后,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和史实可
知,中国在当时发行量最大的货币是铜钱,故C项错误。]
6.清前期,银两和制钱(官方铸行的钱币)都是法定货币,在市场上自由流通,但白银条
块作为货币,可以自行铸造,大小、形态、名称、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