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血培养的采集精要.ppt

发布:2017-08-17约8.52千字共5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血培养标本的采集及结果判读 血培养对临床的意义 针对危重血流感染的病人(Blood Stream Infection) 提供准确的病原学诊断 协助寻找感染源 帮助治疗方案的确定 细菌从血管外部进入血液循环, 经淋巴系统或直接通过血流感染组织 菌血症 意味着血流中有细菌存在。 败血症 表示血流中的细菌已引起临床和实验室感染症状。 菌血症和真菌血症 ----直接威胁生命的感染性疾病 阳性的血培养报告应被视为潜在的医疗紧急状态警报。  发展为败血症的比率高达40%~90%。 血培养阳性的患者应尽可能快地给予适当的抗感染治疗。 菌血症的三种存在形式 一过性 Transient 间歇性 Intermittent 持续性 Continuous 一过性 菌血症 常常是由于其它病因导致的并发症。 通常是自愈性的;持续几分钟到几小时。 对感染组织的处理:如:脓肿、疖、蜂窝组织炎 污染粘膜表面的创伤性操作: 牙齿修复、膀胱镜检、尿道扩张术 各种插管、引产、结肠镜检查 间歇性 菌血症 细菌从最初感染部位间歇性地进入血流   在全身或局部感染的早期,如 :     脑膜炎     肺炎     化脓性关节炎     骨髓炎     腹膜炎     胆囊炎     小肠结肠炎     外伤感染 间歇性 菌血症 脓肿未及时引流:    腹腔    骨盆    肾周    肝脏    前列腺   脓肿是不明发热常见的原因 持续性 菌血症 出现在循环系统的感染状态    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动脉瘤   血栓性静脉炎   其它血管内膜感染   布鲁氏菌病    伤寒热 败血症:医学综合症 定义:感染所导致的系统性炎症反应有如下表现:   发热/体温过低   心率加快   呼吸加快   白血球增多/降低  并随着病程发展而发展 Epidemiology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s 血流感染的流行病学 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呈上升趋势 特别是葡萄球菌和肠球菌 广谱耐药菌株(VRE、MRSA/MRSE 、VISA/VRSA ) 真菌血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假丝酵母菌) 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没有变化(ESBL问题) 厌氧菌/混合感染呈下降趋势 分枝杆菌血症呈上升趋势 Diagnosis of Sepsis 败血症的诊断 血培养 怀疑有感染病变的身体其它部位的细菌学培养 开始经验抗感染治疗 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 为正确的抗感染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行经验性治疗是得到培养结果之前的首选方案 根据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连同患者病情状况调整治疗方案 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作用 36%患者在得到培养结果的时候,抗感染治疗已取得效果 64% 患者在得到培养结果后,需要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 由于细菌的耐药问题,发现败血症患者依据培养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日益重要 菌血症的结局 血培养在临床中的问题 Optimal Recovery of Organisms in Blood Culture 血培养的最佳检出率 Special Reference to CLSI M47-P Key Points(关键点) Timing of drawing blood culture(采血时间) Number of blood culture sets (采血次数) Volume of blood inoculated(接种血液数量) Use of resin media(使用含树脂培养瓶) “When is the best time to draw blood cultures on a patient with suspected sepsis?” 怀疑败血症患者采集血培养的最佳时间? What is the best time to draw blood cultures? 采集血培养的最佳时间? 答案: 采集血培养应尽可能在患者寒战或发热时,不要耽搁。因为超过发热峰值后,病原菌的检出率会随之降低。 “How many blood culture sets do I need to draw?” 需要采集多少份血培养? 血培养阳性检出率 2 How many blood culture sets should be drawn? 应该采集多少份血培养? 答案: 每名患者应至少采集2份血培养,最好为3份 (CLSI规定采集2~3份血培养) 在一名败血症患者初期诊断时,绝不能只采集1份血培养(CLSI强调了此观点) 注意:1“份”是指一次静脉穿刺 样本采集经验 通常的经验是每次穿刺采集20ml血液。 将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