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血培养标本采集精要.ppt

发布:2016-03-04约2.96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LOGO LOGO LOGO 学习内容 血培养标本采集的意义 1 如何采集 2 目前存在的问题 3 如何干预 4 LOGO 血培养标本采集的意义 血流感染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明确诊断是何种病原菌感染 减少抗菌药物的误用和滥用 大大地改善患者的预后 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医疗花费 LOGO 血培养送检指征 国际标准 下列三项中的一项 怀疑亚急性心内膜炎 体温39.4℃ 留置深静脉 下列项目中的2项以上 体温为38.3-39.3℃, 年龄65y 寒战 收缩压低于90mmHg 白细胞计数1.8万/mm3 肌酐 2.0 mg/d L Nathan IS, Richard EW, Sharon BW,et al.WHO NEEDS A BLOOD CULTURE? A PROSPECTIVELY DERIVED AND VALIDATED PREDICTION RULE.Th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2008, 35(3):255–264 * LOGO 血培养送检指征 我院标准 患者出现寒战,体温超过38℃或低体温,怀疑血流感染时尤其存在以下情况时,应抽血做细菌和真菌培养:医院内肺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超过72 h;感染性心内膜炎;骨髓炎;有严重基础疾病、免疫缺陷伴全身感染症状;临床医生怀疑有血流感染可能的其他情况。 LOGO * * 同样规模医院的血培养数 国内多数三甲综合医院 2~10瓶/天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 20~30瓶/天 香港玛丽医院 300瓶/天 台湾大学医院 300瓶/天 LOGO 血培养采集SOP—时间 1.尽可能在抗菌药物使用前 2.下次用药前采集 3.寒战和发热初起时采血可提高培养阳性 率 4.怀疑血流感染时应尽早采血,无需体 温超过39℃才抽血 LOGO 血培养采集SOP—数量 推荐采集2-3套血培养(同时或间隔) 从2-3个不同部位留取血标本 感染性心内膜炎或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应 在48-96 小时重复培养 LOGO 血培养的数量(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 ) 研究结果 一套血培养的阳性率为65% 二套血培养的阳性率为80% 三套血培养的阳性率为96% CLSI建议方针 对于每位需要血培养的患者需采取2至3套。 对于成年患者的血培养,只采单一的血培养是不允许的。因为单一血培养的结果的临床意义很难解释。 采血培养后的2至5天内,不需要重复采血培养,因为治疗后的2至5天内血液中的感染细菌不会马上消失。 CLSI指南:血培养的原则和流程 LOGO 血培养采集SOP—方法 手卫生:洗手或手消毒 准备血培养瓶:破损?保质期? 75%酒精,60s, 皮肤消毒:安尔碘60S 直径5cm 不同部位外周静脉血 轻摇瓶子以防血液凝固 注明采血时间、部位 LOGO 血培养采集SOP—方法 怀疑与导管有关的血行感染时: 拔除导管------两份外周血标本+导管培养 保留导管-------一份外周血+一份导管采血 (间隔时间≦5分钟) LOGO 血培养采集SOP—方法 怀疑与骨髓炎、脑膜炎、肺炎、肾盂肾炎合并菌血症: 抗菌药使用前------从不同部位2份 (两个采血必须接近间隔时间≦5分钟) 对不明原因的发热、亚急性心内膜炎: 抽3套,心内膜炎起始采集的3套血培养24小时报告阴性,则继续采集2套。 LOGO 血培养采集SOP—方法 动脉血vs静脉血 对于多数病原菌没有差异 动脉血对播散性真菌感染的检出率稍高 疑为细菌性心内膜炎时以肱动脉或股动脉采血 为宜 LOGO 血培养采集SOP—血量 成人血培养的标本量为10ml 成人菌血症时血液中细菌浓度<103 cfu/ml 推荐留取血液与培养基比例1:5-10 血培养每增加1ml,培养检出率增加3% LOGO 血标本采集的量 患儿 体重kg 患儿 总血量ml 推荐 培养血量ml 占患儿总血量的百分比% ≤1 50-99 2 4 1.1-2 100-200 2 4 2.1-12.7 ? 200 4 3 12.8-36.3 ?800 10 2.5 ?36.3 ?2200 20-30 1.8-2.7 LOGO 置于防漏、防渗、相对密封的容器中收集、存储与转运 如不能及时送检,应放在室温,切勿放入冰箱内冷藏或冷冻 已采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