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法人技巧.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法 人;;教学内容:;第一节 法人概述;;一、个人、合伙、公司:
1、个人可以从事民事活动。二人以上共同经营民事活动,就要考虑采取何种组织形式。
2、合伙:是人的集合体,出资人负无限
责任
3、公司:是资本的集合体,出资人负有
限责任;二、个人、财团:
1、个人精力有限、信念无常、生命有限,难以维持长期的慈善事业
2、财团:一定的财产得以独立化,成为权利主体。不受捐助人的支配,不因人事变迁而影响财产的存在和目的。则公益目的可望长期继续。
;法人制度的主要理由:
1、法人独立人格
2、出资人有限责任
;三、法人制度的宪法基础:
公民有集会、结社的自由。
四、法人制度的私法基础:
结社自由是私法自治的重要内容,包括设立法人自由、加入法人自由、法人可以通过章程自由决定其内部事务。;;①说明法人有别于自然人:
②说明法人是民事主体:
③说明法人有别于非法人组织
法人是民法特有概念:刑法用单位犯罪
;我国设立法人制度的现实意义:
1、政企分开:法人有独立的财产权
2、增多市场主体,激活交易
3、保障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
4、与国际接轨,保障外国投资者的利益;法人的特征:
1、法人是一种社会组织。
这是其与自然人的最大区别。
2、法人拥有独立的财产或者经费。
是法人作为独立主体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也是法人独立地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物质基础。.
;3、法人是独立组织,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参加民事活动。
法人人格独立于其成员人格。
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是其拥有独立组织、独立财产的必然结果。
;法人的特征:
法人是独立的人格者
无财产即无人格
;二、法人的本质:
1、法人拟制说:
不承认法人是实际存在的社会有机体,而是由法律拟制的自然人。
立法表现:
法人应经过法律的特许才能成立。
;2、法人???在说:
法人是一种具有区别于其成员个体意志和利益的社会组织体。其先于法律存在,
法人作为事实上的权利享有者,应当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护。
;
《民法通则》关于法人的本质采法人实在说。;三、法人应具备的条件:
1、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再履行设立程序,即可成为法人。
; A公司与B大学合作办学。A公司按合同向B大学投资1000万元。B大学为了筹措教育资金,将其中500万元投资与C公司共同发起注册成立了D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章程约定,利润按投资比例分配。D公司经营一年,盈利5000万元人民币。A公司和C公司要求分配利润,B大学以其为公益法人为由,认为D公司所获盈利只能归自己所有。于是,A公司和C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
问题:法人的种类。;A公司
↓
B大学---------C公司
↘ ↙
D公司;法院认为:
由于B大学为一公益法人,因而尽管A公司基于合作办学向B大学投资1000万元,但不得要求分配利润;而B大学与C公司共同发起注册了D有限责任公司为一营利法人,C公司有权要求分配利润。;四、我国现行法对法人的分类:
企业法人:营利目的
机关法人:不能营利
事业单位法人:营利手段
社会团体法人:营利手段 ;五、学理上的法人分类:
公法人
私法人
;第二节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责任能力;一、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1、 法人作为民事主体所具有的能够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法人的权利能力受到以下限制:
A.法人性质的限制
B.法律、法规的限制
C、法人目的的限制????
;2、法人与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比较:
A、享有的时间不同。
出生----死亡 成立----终止
B、享有的范围不同:财产权、人身权
C、法人民事权利能力有不平等性???
;二、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法人实在说:
法人是社会的实在物,有意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