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货币政策技巧.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11第1学期;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第四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第五节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一、货币政策涵义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间相互冲突
四、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
返回;货币政策是央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控制调节利率、货币供应量等变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最终目标:通过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最终要达到的经济目标
实现目标所用的政策工具
从确定最终目标到实现政策效果的中间环节;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1、稳定物价
指一般物价水平保持基本稳定,短期内不发生显著的波动,避免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一般认为:通胀率控制在2-3%
;充分就业不等于无失业,应当允许一个不为零的自然失业率的存在。
自然失业率: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时的失业率,即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一般包括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之和,依社会不同而不同。一般认为在4%-6%。台湾地区自然失业率是介于1.5%~2.5%之间。
具体要求:使失业率充分地接近自然失业率。; 中国调查失业率:5% ? ? 城市登记失业率:4.1%
美国:7.3%(美国劳工部2013年9月6日公布的数据)
捷克:7.5%(2013年8月份数据)
澳大利亚:5.8%(2013年8月份数据)
爱尔兰:13.4%(2013年8月份数据)
约旦:12.2%(2013年8月份数据)
挪威:3.4%(上半年数据)
瑞士:3.0%(2013年8月份数据)
加拿大:7.1%(2013年8月份数据)
英国:7.7%(2013年7月份数据)
日本:4.1%(2013年3月份数据)
希腊:27.0%(2013年4月份数据)
西班牙:26.8%(2013年4月份数据)
葡萄牙:17.8%(2013年4月份数据)
意大利:11.9%(2013年4月份数据)
韩国:3.1%(2013年4月份数据)
巴西:5.4%(2013年1月份数据)
俄罗斯:9.2%(2013年3月份数据)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或者指一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
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目标,应主要着眼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世界大多数国家都以实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实际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速度的指标
具体要求:央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维持一个适合于经济增长的货币金融环境。;;;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与全部货币支出保持基本平衡。
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可能导致本币的大幅贬值,甚至严重的货币和金融危机。
长期的巨额国际收支顺差,可能导致或加剧国内通货膨胀,增加贸易摩擦。
具体要求:实现国际收支的动态平衡。;央行往往不能对上述四大目标同时兼顾,因为目标之间有时存在内在冲突
1、稳定物价和充分就业的冲突
2、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的冲突
3、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
;稳定物价和充分就业的冲突:许多国家的数据说明了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往往不能共存。
菲利普斯曲线:通胀率和失业率之间此消彼涨的替换关系
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的的冲突
经济增长往往伴随物价水平的上升
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
一般是由于随着经济增长,就业人数和收入水平提高,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可能导致国际收支恶化,出现贸易逆差; 1、选择货币政策目标几种做法
多重目标
美国
双重目标
优先选择一个目标,同时兼顾某一个目标
单一目标
德国/新西兰:稳定物价
;相机诀择:是指根据经济形势的要求,从货币政策目标中优先选择部分目标作为重点。
在经济萧条时期,选择以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为主要目标。
在经济繁荣时期则会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优先目标。
若一国在对外经济项目中出现严重问题,则会选择把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实行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
临界点:结合本国社会对某一问题所能承受的限度,找出临界点来选择和实施货币政策目标。
通货膨胀目标区;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确定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二、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三、其他信用控制工具(指导性货币政策工具 )
四、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
返回;央行常规工具,用于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一般利率水平的工具,对经济有全局的影响
;1)含义
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投放或回笼基础货币,控制货币供应量,并影响市场利率的一种行为 。;1)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准备金;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三种。
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正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