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年大学期末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1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内部资料)
第一部分:主要考点汇总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本章主要考点: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特点 。2、四次的侵略战争及其之后所签不平等条约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3、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94年日本在中国的旅顺大屠杀、1900俄国制造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通商口岸:第一次鸦片战争开五口(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后所签《北京条约》开天津。、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等。、中国资产阶级分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和两大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一对是最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最早的反侵略武装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13、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殉国的将领: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江南提督陈化成。14、甲午海战中殉国的将领: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管带邓世昌、林永生、刘步蟾等。、17、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18、魏源的《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19、中国早期维新思想家: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开始普遍觉醒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严复在《救亡决论》中最先喊出救亡口号。、孙中山在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金田起义: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3、定都天京: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太平天国首都。4、天京事变: 1856年9月,发生了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后败亡。5、《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颁布,是天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和社会改革方案。6、《资政新篇》:1859年颁布,洪仁玕拟定的带有资本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7、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1864年失败。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8、洋务派:奕是首领,还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9、洋务派举办洋务事业的目标:求强求富。10、洋务派举办洋务军事工业目的:直接目的是镇压国内农民起义,11、概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2、洋务派举办的民用企业:官办、官督商办(采用最多的形式)、官商合办。性质:基本上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13、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16、公车上书:1895年,康有为等在京赶考的举人向皇帝上书,要求拒绝与日本议并变法。17、宣传变法理论文章: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著作;梁启超《变法通义》,谭嗣同写了《仁学》,严复在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等。18、宣传组织变法的著名三会三报三学堂: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上海《时务报》(梁启超任主笔)、天津《国闻报》(严复主办)湖南的《湘报》。广州万木草堂(康有为主持)、长沙时务学堂(梁启超任总教习)。他们还向光绪皇帝建议设立京师大学堂。19、维新派与守旧派辩论的问题及其实质: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开始标志,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为结束标志。
本章主要考点:
1、2、《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3、清末新政的部分内容:1901年设立督办政务处开始新政。主要有: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新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从1906年起废除科举考试;颁布《商律》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骨干力量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组织: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1904年后,华兴会(黄兴在长沙组建),科学补习所、光复会等成立。、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政党及其纲领:1905年8月,在东京成立同盟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机关报为《民报》。、革命派与改良派辩论的焦点:要不要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革命的思想宣传家及其代表作: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警世钟》和《猛回头》。、保路风潮:1911年,反对清政府出卖粤汉、川汉铁路路权给帝国主义的运动。四川省最为激烈,成为武昌起义的导火索11、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