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解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财务报告分析教学平台 现金流量表解读 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现金的流入、流出情况,揭示了企业获取和运用现金的能力。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不仅可以评价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并且使得偿债能力和收益能力的评价更加全面。 5.1 现金流量表概述 5.1.1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作用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情况的会计报表。 (1)能够说明企业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原因,从而有利于分析和评价企业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的有效性 (2)能够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 (3)能够分析企业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 (4)有助于分析企业收益质量 5.1.2现金流量表的预警作用 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编制基础不同: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的会计要素是按照应计制(权责发生制)确认的,而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流量是以现金的实际流入、流出为基础确认的,或者说,现金流量表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在应计制下,公司管理人员可能主观歪曲一些重要的会计指标。 5.1.3现金流量表的格式及结构特征 5.1.4现金流量表分析的程序及内容 进行现金流量表分析,根本目的在于判断企业现金流量的质量。所谓现金流量的质量就是企业的现金能够按照企业的预期目标进行流转的质量。具有良好质量的现金流量应当具有如下特征:第一,企业现金流量的状态体现了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第二,在稳定发展阶段,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应当与企业经营活动所对应的利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并能够为企业的扩张提供支持。 5.2 现金流量总量分析 5.2.1 现金流量总量的合理性分析 (一)现金流量与资产总额的配比性 (二)各类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质量分析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质量分析 一般来说,当企业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为正数时,表明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适销对路、市场占有率高、销售回款能力较强,同时企业的付现成本、费用控制在较适宜的水平上;反之,若企业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为负数,一般说明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则销路不畅、回款能力较差,或者成本、费用控制水平较差、付现数额就较大。 但也要辩证地看待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负数的情况。 5.2.2 现金流量趋势分析 对现金流量进行趋势分析的目的在于考察现金流量的变化过程。 具体做法是:分解现金净增加额,按照类别(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对现金流量的变化结果(期末与期初)进行分解,分别考察其增减变化趋势。 5.2.3 现金流量构成分析 1.现金流入结构分析 某项活动现金流入比重=该项引起的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入总量×100% 企业不可能长期依靠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入维持和发展,厚实的内部积累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才能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满足长短期负债的偿还需要,使企业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因此,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入占总现金来源的比重越高,则表明企业的财务基础越稳定,支付能力越强。 5.3 现金流量表重要项目分析 5.3.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 (一)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项目分析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此项目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的绝大部分。经营活动所得现金的多少直接决定了企业取得现金流量的能力的大小。这部分数额较多是正常的,反之,要严加关注。 将该项目与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总额相对比,可以判断企业销售收现率的情况。对于收现率的分析必须结合企业的营销政策进行,不能贸然下结论。 2.收到的税费返还 此项目通常数额不大,甚至很多企业该项目数为零。只有外贸出口型企业、国家财政扶持领域的企业或地方政府支持的上市公司才有可能涉及。对该项目的分析应当与企业的营业收入相结合,因为大多数税费返还都与企业的营业收入相关。应当注意该项目是否与营业收入相配比,有些企业虚构收入,但现金流量表中却又没有收到必要的税费返还,对此应引起关注。 (二)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项目分析 1.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1)它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的绝大部分。该部分数额较多是正常的,但要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资产总额或流动资产)相适应。将其与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相比较,可以判断企业购买商品付现率的情况 。 (2)它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配比。一般而言,本项目小于后者是正常的。 2.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1)将其与企业历史水平比较。很多企业单从工资费用看,人工费用在成本中并没有特别大的比重,但实际上,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的数额在这几年增长相当快,远远超过工资费用的增长幅度。 (2)将其与行业水平配比,以此衡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水平。 (3)将其与职工人数配比,分析人均工资水平是否正常。特别注意企业为了操纵利润故意压低人工费用的造假行为。 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