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器人运动控制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x

发布:2025-01-07约3.1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器人运动控制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英文名称:DesignProjectsofRobotMotionControl

学分:2

学时:总学时(4)周,其中实践(4)周

先修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器人机械基础与机构学、机器人技术基础、机器人传感技术、机器人驱动与控制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程

授课对象:机器人工程专业学生

教学单位: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修读学期:第6学期

一、课程描述和目标

本课程是为本专业的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结合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器人技术基础、机器人驱动与控制等课程内容,以实际工程应用为导向,培养学生机器人运动控制综合设计的能力,如移动机器人直流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设计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解决机器人运动控制实际工程问题,提高团队合作水平,了解本行业发展动态和行业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

本课程拟达到的课程目标如下:

课程目标1:能运用机器人驱动控制相关理论分析实际控制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归纳等方式获得考虑影响因素下有效的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

课程目标2:在机器人运动控制项目设计过程中,能兼顾运行控制安全、行业规范、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等要求。

课程目标3:针对复杂运动控制系统工程问题,能够借助现代开发工具软件,对机器人运动控制领域的专业问题进行模拟和预测,并能够分析其特点和应用局限性。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权重

指标点2-4.能运用相关基本原理,借助文献研究,分析机器人工程系统实施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通过归纳总结获得有效结论。

课程目标1

M

指标点3-4.能在机器人工程相关的设计中,考虑安全、健康、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制约因素。

课程目标2

H

指标点5-3.能够针对包含具体检测、控制对象在内的机器人工程系统工程问题,开发或选用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工具,模拟、预测机器人工程相关领域的专业问题,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

课程目标3

H

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设计与实践时间为不停课4周,20个教学工作日,具体分配如下:

序号

教学内容

实验内容与要求

天数

类型

对应课程目标

1

任务分配,查阅资料

根据机器人运动控制设计任务书,查阅资料,给出设计方案。

3

综合

课程目标1

2

设计方案论证

根据机器人运动控制设计指标要求,对比多种设计方案,经论证给出最优方案。

4

设计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3

硬件设计和编程

根据选题的设计要求,拟定设计方案,并进行机器人运动控制各功能硬件搭建和软件编程。

5

设计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4

硬件安装和调试阶段

进行机器人运动控制整体硬件调试,排除故障,修改硬件和程序,验证达到设计指标要求。

4

验证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5

设计报告、汇报演示

按规定的格式编写机器人运动控制项目实践报告,演示功能指标落实情况,讲解项目实现过程。

4

演示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合计

20

注:实验要求包括必修、选修;实验类型包括演示、验证、综合、设计等。

四、课程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

采用项目驱动的模式,以实际工程中的机器人运动控制应用为导向,制定设计任务并分配,通过自主设计、个别答疑、集中汇报演示和验收设计报告来实施本课程。

(1)任务分配:布置机器人运动控制任务书,集中开展任务讲解和指导。

(2)自主设计:自主开展项目设计,包括查阅资料、制定设计方案、硬件搭建、软件编程、安装调试等。

(3)个别答疑:自主设计过程中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答疑,考察学生的设计过程。

(4)集中汇报演示:集中开展项目设计汇报和功能演示,指出项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5)验收设计报告:验收设计报告,从内容、方法、功能验证、局限性、格式规范等方面审阅项目报告。

2.课程组织形式

(1)为学生提供硬件设计与调试实验室,并提供所需器件。

(2)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一般3人一组);每组完成一个选题,要求每个学生参与所有的设计环节。选题可以选择参考项目,也可以学生自拟;每个选题必须包含运动控制算法。

五、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

(一)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

1.课程成绩构成与要求

课程考核注重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核内容主要由平时设计表现、成果设计与汇报演示、设计报告组成,均按百分制计分,其中平时设计表现成绩占20%、成果设计与汇报演示占50%、设计报告成绩占30%。

2.课程目标达成考核与评价

序号

教学环节

课程目标1

(分值)

课程目标2

(分值)

课程目标3

(分值)

合计

1

平时设计表现

10

5

5

20

2

成果设计与汇报演示

10

20

20

50

3

设计报告

10

10

10

30

课程目标对应分值

3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