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2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水稻种植业;;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自然因素;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请说出影响下列地理事例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优势);知识拓展: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的方法;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请分析青藏高原河谷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新疆种植棉花的有利条件?
说明制约新疆棉花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最不利自然条件?针对这一不利条件,在生产中应采取什么措施? ;米袋子问题——从商品粮(余粮)多来分析。
例如:试分析鄱阳湖平原商品粮基地建设和发展的条件?;钱袋子问题
例如:分析陕西中部黄土高原地区“苹果”生产的区位优势条件;(06广东)
5.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A.光照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读图回答问题:;农作物; 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特点,农业区
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经
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农业生
产的区位因素很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
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一般说来,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
形,社会经济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
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因素。;;光照条件好,光合作用充分,利于作物生长,如在干旱区,光照充足是有利条件。
光照不足,不利于作物成熟,如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光照不足是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耕作制度;决定农作物的种类、熟制与种植方式; 阅读下图,说明我国种植业和牧区分布的区位因素差异。 ;降水;思考:世界水稻生产为什么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季风区,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业;;立体农业——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坡向; 图中各地段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是( );水源;1.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
地区一些耕地经历“水稻田—甘蔗
地—鱼塘—花卉棚”的变迁,这是为
什么呢?;3、政策:;(3)我国大部分省区实行了农村税费改 革,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城??郊区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地价的高低。一般说来,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
产成本较高。只有选择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
蔬菜、乳牛等。
◆农业类型的单位面积产值大小。从单位面积产值看,
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蔬菜、乳牛、塘鱼、果园、棉粮等。
◆各种类型农业需水量多少。需水量大的花卉、蔬菜等应
选择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
◆产品对运输的迫切性。鲜花需保鲜,鲜奶易变质,乳牛、
花卉等生产应分布在城镇及交通便利的地方。; 下图反映了北京蔬菜基地的变化,说明其影响因素是什么?;思考: 为什么荷兰鲜花能装点着世界许多城市?; ;
?;2、读环地中海沿岸国家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环地中海沿岸图:
;(1)该地区的“时鲜业”以生产 等农产品为主,影响其发展的不利气候因素有 。 ;(09年辽宁,宁夏文综第7,8题)图2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
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2,完成16~17题。;(09年辽宁,宁夏文综第7,8题)图2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
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2,完成16~17题。;(天津市各区2009届高三地理试题)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改造气候:;丘陵地形(修建梯田)——发展种植业;喷灌;双季稻生产推广到江淮平原;下列哪些农业生产成果是通过对自然因素的改造而取得的
( )
① 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② 大城市郊区农业的重点转向以蔬菜、肉、蛋、奶以及
园艺业为主
③ 农业在大范围内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④ 修筑梯田和发展节水农业;农业区位分析的方法;二、农业地域的形成;动植物分布的地域差异;种植业;;一、亚洲水稻种植业;(3)亚洲水稻种植的特点、原因及发展措施;二、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地区;乳畜业与大牧场放牧业的差异;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牧牛业的分布;二、大牧场放牧业;三、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三、混合农业地域——以澳大利亚为例;区位因素;项目;大
分
水
岭;鱼塘;农业地域类型;练 习;(2008海南卷)22.兰州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白兰瓜的不利影响,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是白兰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说明砂砾层对白兰瓜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