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_中图版_2024-2025学年.docx
《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在农业生产的布局中,决定农业生产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条件
B.气候条件
C.市场需求
D.劳动力数量
2、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自然因素?
A.土壤
B.水源
C.交通
D.温度
3、题干:以下哪个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小?
A.土壤肥力
B.气候条件
C.市场需求
D.劳动力资源
4、题干:以下哪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纬度较低、降水充沛的地区?
A.温带草原农业
B.高山农业
C.亚热带季风农业
D.寒带针叶林农业
5、在分析农业区位选择时,下列哪个因素不是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A.气候条件
B.土壤性质
C.市场需求
D.当地居民的人口数量
6、关于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季风区水热条件好,适合水稻生长
B.劳动力密集型,需要大量劳动力进行管理
C.机械化水平高,生产效率高
D.易受洪水和干旱的影响
7、在农业生产中,以下哪种因素不属于影响农业生产区位的主要因素?
A.自然条件
B.社会经济条件
C.政治因素
D.农业技术
8、关于地域类型,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地域类型是按照自然条件划分的
B.地域类型是按照地理特征划分的
C.地域类型是按照农业生产类型划分的
D.地域类型是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的
9、某地区气候适宜,水源充足,但地形崎岖,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该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A.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B.水稻种植
C.草原放牧
D.水果种植10、某地区土地肥沃,气候适宜,但劳动力成本较高。该地区在发展农业时应优先考虑:
A.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农业
B.发展资本密集型农业
C.发展技术密集型农业
D.发展生态农业
11、以下哪项不属于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A.土壤
B.气候
C.交通
D.政策
12、我国东北平原适宜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
A.棉花
B.玉米
C.小麦
D.水稻
13、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自然因素?
A.地形
B.气候
C.市场需求
D.土壤
14、在水稻种植中,哪个地区的自然条件最为适宜?
A.寒冷干燥的高原地区
B.温暖湿润的平原地区
C.高温干旱的沙漠地带
D.低温多雨的山地丘陵
15、我国东北地区以什么作物类型为主,其主要的区位因素是什么?
A.水稻,水热条件
B.小麦,气候条件
C.玉米,气候和土壤条件
D.棉花,气候和市场需求
16、以下哪种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劳动密集型?
A.大规模机械化种植的农田
B.大规模饲养业
C.精细化种植的茶园
D.规模化种植的果园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
第一题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
(1)根据材料,分析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要特点。(5分)
第二题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地区农业发展状况图
材料二:我国某地区气候、地形分布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该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2)根据材料二,简述该地区气候、地形对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影响。
第三题
【题目】分析我国某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条件,并提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在农业生产的布局中,决定农业生产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条件
B.气候条件
C.市场需求
D.劳动力数量
答案:B
解析:气候条件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周期、水分需求以及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等,因此是决定农业生产类型的关键因素。虽然地形、市场需求和劳动力也是重要因素,但在多数情况下,气候条件起着决定性作用。
2、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自然因素?
A.土壤
B.水源
C.交通
D.温度
答案:C
解析:交通属于社会经济因素而非自然因素。土壤、水源和温度都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对农业生产和作物种类的选择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交通便利性则更多地影响农产品的运输和市场销售,属于社会经济层面的因素。
3、题干:以下哪个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小?
A.土壤肥力
B.气候条件
C.市场需求
D.劳动力资源
答案:C
解析:市场需求虽然对农业生产有影响,但相比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和劳动力资源,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小。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和劳动力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性因素,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4、题干:以下哪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纬度较低、降水充沛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