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吡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pdf

发布:2017-10-05约3.86千字共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维普资讯 138 NeuralInjuryandFunctionalReconstruction.March2008.Vo1.3.No.2 · 短 篇 论 著 · 吡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黎逢光 ,徐艳 ,李朝武 ,涂明义 ,聂海岭 ,成勇 ,毛高峰 ,严钢莉 ,方煌 解放军第 161医院 a.神经内科 ,b.药械科 ,武汉 430010 【关键词】 吡拉西坦 ;血管性痴呆 ;血栓素 B2;6-酮一前列腺素 F-a;脑血流量 【中图分类号】 R741;R749.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117X(2008)02—0138—01 选择轻 、中度血管性痴呆 (vasculardementia,VD)患者 VD是在广泛动脉硬化基础上全脑血流量下降,脑实质 3O例 ,均符合 DSM-IV的痴呆诊 断标准 ,且 Hachinski缺血指 多发小灶性缺血改变和特定皮质神经传导功能缺失的结果。 数量表 (HIS)积分≥7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MSE)评分 较多研究通过 PET发现 VD患者脑血流量普遍低下,尤其 是额叶、颞 叶等功能关键 区域 的 rCBF、脑氧代谢 率 (CM— 1O分,男 18例 ,女 12例 ;平均年龄 (64.53±7.76)岁;平均 RO )降低 明显 ,同时 VD患者症状严重程度与 CBF、CMROz 病程 (10.56±6.34)个 月;文 化程 度 :中专 以上 1O例 降低呈正相关Ⅲ 。血栓素 Az(TXAz)和前列环素 (PGIz)是 (3.3 ),中学 13例 (43.3 ),小学 7例 (23.4 );排除假性 具有代表性的血管活性物质 ,其产生与分解 的平衡对控制血 痴呆、急性谵妄、AD患者及其它类型痴呆者 ,有干扰测验或 管壁与血小板相互反应和维持循环通 畅非常重要 。TXAz 影响诊断效度的完全性失语、严重偏瘫及其它神经症状者 , 能促进血小板聚集诱发血栓形成 ,促使血小板致密管系统 中 患严重心 、肝、肾、内分泌和代谢障碍者 ,及在治疗过程 中因 Ca 游离作用 ,是强烈的血管收缩 因子 ;而 PGIz是血管壁 中 某些原因中断治疗或影响检查结果的患者 。所有病例均在 花生 四烯酸(AA)代谢 的主要产物 ,是一种有效的血小板 内 检测前 2周 内未服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 ,均给予吡拉西 源性抑制剂 ,能阻止血栓形成 ,且是一种强烈的血管扩张因 坦 (脑复康)片 (山东新华制药厂生产 ,规格0.4g/片)口服 , 子 。二者作用互相对立 ,互相依存 。由于 TXAz和 PGIz的 0.8g/次,3次 /d,疗程为 3个月。治疗期间禁用其它任何能 性质极不稳定 ,难 以直接测定 ,故均 以测定它们性质稳定 的 对治疗结果产生影响的相关治疗 。分别在治疗前1d和治疗 代谢产物 TXBz和 6一K—PGF。的浓度来代表其含量 。 后第 2天清晨醒后未活动前空腹抽取肘静脉血 3Oml,采用 吡拉西坦属于 氨咯酸 的环化衍生物 ,可选择性地作用 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栓素 B2(TXBz)和 6一酮一前列腺素 F-a 于中枢神经系统,激活细胞 内的腺苷酸激酶,刺激大脑对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