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教育策略胡晓毅__培训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前因 背景事件 问题行为 后果 目标行为 保持 保持 功能 前事调整 替代行为 Antecedent 在休息之前的学习时间内,要完成困难的数学任务 Setting Event 数学技能差 Problem Behavior 拒绝,大叫,扔书 Maintaining Consequence 获取老师同伴注意 Desired Behavior 按时完成任务 Maintaining Consequence 获取老师同伴积极的注意 Replacement Behavior 提出要求或正确的寻求帮助的形式 Function 获取注意 继续案例阅读 继续案例阅读 个案分析 池池,7岁,主动性言语很少,但能仿说和命名,在资源老师给她做个训的时候,她总是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把老师准备的扔教具。做路径分析,池池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你打算怎么干预呢? 无法表达“我要休息” 只要给图片,休息1分钟 只要推教具,就忽视,并 准备另一套教具,提示使用 图片 4. 自我管理策略 我生气 我安静下来 我将我的手放在腿上 我挺胸 我将视线看着前面 我将屁股坐在椅子上 我将脚放在地板上 我坐直 我深呼吸 空气从鼻子吸进去 从嘴巴吐出来 我再做一次深呼吸 空气从鼻子吸进去 从嘴巴吐出来 我放松 我不说“不” 我做我的功课 huxiaoyi@bnu.edu.cn胡晓毅 * * * * 挑战3:缺乏系统、全面综合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策略的实施质量仍有待提升 * *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Robert Frost 未选择的路 环境的改造意味着什么? 高结构化的学习环境 富有强化物、人性化的环境 低师生比 一对一,一对二、一对三形式,以及小组训练 适当的与正常同伴交往的机会 低功能孤独症学生----结构化的教学环境 高功能孤独症学生----融合教育环境 但仅仅教学安置形式就足够了吗? * 第三部分:孤独症儿童的教学内容 在早期干预阶段: 自闭症是脑部发育障碍,涉及到幼儿的发展的各个领域,但仍然按照正常幼儿的发展轨迹前进,只是进程缓慢。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 形式运算阶段(12岁-成年)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的阶段 儿童最早的认知阶段, 不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仅知道自己行动的感觉。 --皮亚杰 感知觉运动阶段:0-2岁 感知运动阶段子阶段 年龄段 特点 简单反射子阶段 出生到6周 他们和外界世界的交流仅限于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 第一习惯和初级循环反应阶段 6周到4个月 这个阶段的婴儿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 第二次循环反应阶段 4-8个月 婴儿开始关注外在世界和物体,发展了视觉和抓握等能力 协调反应阶段 8-12个月 这个阶段的孩子被皮亚杰称为有了真正的认知,他们通过手眼协调,发展了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协调能力:儿童能运用不同的动作格式来对付新遇到的事物,如用抓、推、敲、打等多种动作。 第三级循环反应阶段 12-18个月 孩子就好像小科学家一样,能自己发明新的手段探索世界 图式的内化阶段 18-24个月 孩子有了思维和创造性,开始标示身处的世界,懂得从内心思考以操作行动,完成感官动作 每个自闭症幼儿的需求与优势,进行综合发展性的评估之后,进行干预 主要涉及沟通、社交、问题行为预防这三大自闭症核心缺陷的领域,也在不同程度上包含了运动力(包括运动计划性与协调性、精细动作以及粗大动作的训练,动作(包括手势)模仿)、独立性(包括做家务、日常生活管理寻求帮助等)、认知(被简单的学习能力)这三大发展领域。 学龄:沟通和社交技能 发起,加入 和保持对话 说赞美的话 帮助别人 共同注意 表达同情 合作技能…… 举个例子,想想我们怎讲加入对话? 看录像 * 无言语 有言语 身体的位置,如站在附近 一边听,一边看对方的脸 一边听,一边微笑 不时地点头 等对方的反应 回答问题 评论对方 就所讨论的主题提问 进一步澄清(“你说…是什么意思呢?”“我没听明白”) 用一些口头语(嗯, 是的,对) 等对方的反应 学业 阅读训练,识字训练 故事书写 数学 应试策略 提前预习和辅导 功能性生活技能 购物 洗手 做家务 准备饭 职业技能 游戏和休闲技能 玩玩具 同伴互动 合作性游戏 体育活动 鼓励小孩与正常儿童形成伙伴关系 提供孩子获得,练习和增进交往技巧的机会;提高解决困难的技巧,形成自尊心,促进将来的成功。 这也是随班就读的意义所在! 对于我们而言,我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