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比例问题的一般解法【讲】(解析版).pdf
2024年中考物理核心素养提升
3.3比例问题的一般解法
【解法综述】
1.直接求解比值
已知一些量的比值,根据公式求解比值的一般步骤是:先将所有已知量转化为统一的比例形式,上下
标一致,化为最简分数。再利用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计算时,所使用的公式,与原来没有进行比例计算时的基本公式形式上是一致的,只需将相应的物理
S1
SV1S2
量换成比值即可。如计算速度的基本公式为V,那么求速度的比值时,计算式为Vt1。
t2
t2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各个量的分子、分母角标必须一致。不能某一个量是甲:乙,而另一个量是乙:甲。
2.构造比例求解
在解题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物理量成比例的关系,构造一些比例来求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常见的情况主要有:
(1)浮力计算中:当物体漂浮时,计算物体与液体的密度,或露出、浸没的体积时,可以利用比例式:
ρVV−V
物排物露
。
ρ液V物V物
(2)利用PFV的比例式,计算功率,力或者速度等。
(3)在电学计算中可以利用的比较多,如:
串联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等于其电阻之比,即U1R1。
U2R2
并联时,电阻中的电流之比等于其电阻的反比,即I1R2。
I2R1
串联时,电阻的电功、电功率、电热之比,等于电阻之比;并联时,电阻的电功、电功率、电热之比,
等于电阻的反比。
这类题目,通过恰当的构造比例进行求解,可以使解题过程更简单,获得更多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需
要通过多总结,灵活运用。
【中考题赏析】
【例1】【2023达州】如图所示,甲、乙两质地均匀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边长之比L∶L1∶2,
甲乙
质量之比m∶m2∶3,甲、乙的密度分别为ρ、ρ,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p,下列计算
甲乙甲乙甲乙
正确的是()
A.ρ∶ρ8∶3B.ρ∶ρ3∶4
甲乙甲乙
C.p∶p2∶3D.p∶p8∶3
甲乙甲乙
【分析与解答】
Lm
分析已知,列出比例关系式:边长之比甲1;质量之比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