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中作图题的解法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考中作图题的解法分析
中考内容主要有光、热、电、力四部分,而作图题则聚集在光、电、力之中。
[作图题的特点]
作图题既能帮助我们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又能提高我们的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有利于发展我们的思维活动。除实物电路连接外,其他作图题答案基本惟一,直观明了。
[作图题的类型]
1. 概念型
例1.一篮球漂浮在水面上,在图1中画出篮球受力的示意图。
说明:此题考查我们对浮力方向和重力方向的认识。答案如图2。
图1 图2
例2.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感线分布及方向如图3所示,请标出它的N、S极及电源正负极。
说明:此题考查磁感线性质和安培定则。答案如图4。
图3 图4
2. 综合型
例3.黑箱内有一只焦距为3cm的凸透镜和一只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如图5,请你画出黑箱内的光路图并标出平面镜上入射角的度数。
说明:此题难度稍大,考查了凸透镜聚光原理和光的反射规律,要根据题中已知条件和光路,进行综合分析,所画出光路角度要准确。答案如图6。
图5 图6
3. 应用型
例4.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请在图7中画出此时“不倒翁”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并画出重力相对于O点的力臂。(黑点表示“不倒翁”的重心)。
说明:此题属于物理知识在玩具中的应用,考查了我们对社会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答案如图8。
图7 图8
4. 探究型
例5.小马有一个电路盒面板,面板(如图9)上有红、绿灯各一只,两个开关S1、S2,一个电压表。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他让小组其他同学探究盒内的电路结构。为此,小张做了如下实验:
根据实验情况,请你画出盒内电路的电路图。
说明:此题应从表格中实验现象展开探究,属于探究性题目。根据,可知红、绿灯为串联电路(因为并联时U1=U2);从开关的闭合、灯泡的发光情况可知,绿灯被S2短路。答案如图10。
[作图题的解法]
一、求作光路图
例1.如图11所示,甲图中折射光线过光心,乙图中折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丙图中S点是点光源S的像,请在甲、乙两图中分别画出入射光线,在丙图中画出反射光线。
图11
解析:在解此题时,要弄清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即:从凸透镜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另一侧焦点;过光心的入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凹透镜入射光线延长线过凹透镜另一侧虚焦点,则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关于甲、乙两图,只要对号入座,便可顺利准确地完成。关于丙图,要根据光的反射规律作图,我们知道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像点,所以连接像点和入射点的直线就是反射光线。注意平面镜前用实线表示,平面镜后用虚线表示。答案如图12。
图12
例2.电视机的遥控器通过发射一种不可见光——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有时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窗口,而是对准墙壁按一下按钮,也可以遥控电视机。请在图13中画出红外线经过的光路。
图13 图14
解析:此题是光的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其目的有二:第一,考查我们认识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第二,考查平面镜成像原理。作图时,先作出遥控器在平面镜的像点(遥控器关于墙壁的对称点),再将像点与电视机相连就得到反射光线。别忘了光线用实线表示,辅助线和延长线用虚线表示。答案如图14。
二、求作力的示意图
例3.图15是一吊灯挂在天花板上的示意图。在该图中画出吊灯受力的示意图。
图15 图16
解析:此题考查受力分析问题,在找力时,不要多找或漏找,关于力的方向,有的方向固定不变,如重力和浮力,有的力的方向是随题目条件改变而改变的,如压力、拉力、支持力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作用点一般取在同一点上。本题拉力方向跟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答案如图16。
三、求作力臂
例4.如图17所示是用道钉撬撬起道钉的示意图,请画出动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
图17 图18
解析:力臂的具体作法为:①画出力的作用线,即过力F的作用点B,沿力F的方向画直线(虚线);②从支点O处向F的作用线画垂线,则从支点O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③把所画力臂用双箭头或大括号勾出,在中间标上l即可。答案如图18。
四、组装滑轮组
例5.利用图19中滑轮组,用200N向下的拉力将重为800N的物体匀速提升到高处(绳、滑轮的自重及摩擦不计),请画出滑轮上绳的绕法。
图19 图20
解析:此题考查滑轮组的装配方法。绕在滑轮组上的同一条绳子,各段绳子拉力均相等,即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