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号》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docx
《括号》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括号》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
3.授课时间:[具体上课时间]
4.教学时数:1课时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括号》章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括号的概念、作用以及正确的运算顺序,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数感与符号意识,通过理解括号在数学表达式中的作用,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符号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其能够遵循正确的运算顺序,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括号在数学表达式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括号来改变运算顺序。具体包括以下细节:
-括号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明白括号是用来表示一个整体或特定运算单元的符号。
-运算顺序的改变:例如,在表达式“2+3×4”中,加入括号变为“2+(3×4)”,运算顺序改变,结果也不同。
-括号内外的运算规则:如“(5+2)×3”中,先计算括号内的加法,再进行乘法运算。
2.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学生如何正确应用运算顺序规则,以及如何处理带有多个括号的表达式。具体难点如下:
-理解和记忆运算顺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忘记先算括号内的规则,例如在表达式“6×(2+3)-4”中,学生可能会先算乘法而不是先算括号内的加法。
-多层括号的处理:当表达式中有多个括号时,如“((3+2)×(4-1))÷2”,学生可能会混淆括号的层级和运算顺序,导致计算错误。
-括号与负号的结合:如“-(3+2)”中,学生可能不清楚负号与括号结合后的运算规则,影响计算结果。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这些难点。
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电子白板、计算机
-软件资源:数学教学软件、PPT演示文稿
-课程平台:校园教学管理系统
-信息化资源:数学教学视频、在线习题库
-教学手段: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练习题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数学概念——括号。在实际的计算中,我们有时会遇到需要改变运算顺序的情况,那么如何才能准确地表达我们的计算意图呢?这就需要用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括号。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2.讲解括号的概念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括号的基本概念。括号包括小括号()、中括号[]和大括号{},它们都可以用来表示一个整体或者特定的运算单元。在我们今天的学习中,我们主要使用小括号。
请大家看黑板,我给大家写一个例子:2+3×4。这个表达式中,根据我们之前学过的运算顺序,我们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那么,如果我想先算加法,再算乘法,该怎么做呢?这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括号,把2+3这部分用括号括起来,写成(2+3)×4。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先算括号内的加法,再算乘法了。
3.探究括号的作用
(1)计算下列表达式的结果:
①5+6×2
②(5+6)×2
大家先自己思考一下,然后跟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2)观察下面的表达式,思考括号是如何改变运算顺序的:
①3×(2+4)
②3×2+4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括号的出现改变了原本的运算顺序,使我们的计算更加灵活。
4.讲解括号的使用规则
了解了括号的概念和作用后,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如何正确使用括号。请大家看黑板,我给大家讲解一下括号的使用规则。
(1)括号内先算:当我们遇到含有括号的表达式时,首先要计算括号内的运算。
(2)从内到外:当表达式中含有多个括号时,我们要从内层的括号开始计算,逐步向外层计算。
(3)同级运算顺序:在计算同级运算时,仍然要遵循之前学过的运算顺序,如乘除先算,加减后算。
5.练习与巩固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括号的概念、作用和使用规则,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些练习,巩固一下所学知识。
(1)独立完成练习题
请大家拿出练习册,完成第5页的练习题。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随时举手提问。
(2)讲解习题
我挑选了几道典型的题目,给大家讲解一下解题思路。
①4×(3+2)-5
②(6-2)×3+4
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在解题时,一定要遵循括号的使用规则,先算括号内的运算,再算括号外的运算。
6.总结与反思
同学们,你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有没有什么收获和感悟?现在可以分享一下。
7.课后作业
最后,给大家布置一项课后作业。请大家完成练习册第6页的练习题,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明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