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教学大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民俗学概论》教学大纲
一、计划适用对象
?????本计划是针对学分制下全校艺术专业和彝学学院的学生而设计的。包括民俗学知识的概论、民俗的分类别二大板块。按照本计划,学生在学习民俗学的有关基本知识同时,结合自己的专业,掌握与本学科密切相关的民俗学知识,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拓展自己的职业生涯,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本课程在讲授中应注意这样几点:
1、每一章都应有案例
2、在讲理论或案例时,既要注意受众的民族感情和当代主流文化,也要关注当今民俗文化发展的“趋同性”。
3、用电子课件授课,准备专门的图纹文件配合电子课件授课。
4、针对教学对象内容应有所侧重,形式也应有所变化。
?
三、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 民俗学概论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及文理基础平台 使用专业 全校艺术学专业 开课学期 春、秋 总学时 34 总学分 2 学分 课程简介 本门课程主要讲授民俗学的基本知识,以及主要的民俗类别 建议教材 中外民俗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 主要参考书 1.邱国珍著《中国传统食俗》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5月版。 2.杜莉编著《川菜文化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3.王广智《中国茶与区域名茶》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8月版。 4.王从仁著《茶趣》学林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5.姚伟钧、方爱平等著《饮食风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版。 6.李华瑞著《中华酒文化》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版。 7.向春阶等编著《酒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3月版。 8.赵东玉著《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9.杨琳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6月版。 10.周怡书、周强编《中国当代节庆》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1月版。 11.王重农著《现代节庆活动指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 12.田中千代著《世界民俗衣装》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年4月版。 13.欧阳周等著《服饰美学》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14.徐杰舜主编《汉族民间风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版。 15.徐杰舜等著《汉族风俗史纲》广西人民出版2004年1月版。 16.徐华龙《泛民俗学》黑龙江出版社2003年5月版 17.顾希佳《社会民俗学》黑龙江出版社2003年5月版。 18. 钱玉莲《中国吉祥文化》内蒙古出版社2005年5月版。 四、课程教育目标
???这里所展示的民俗学概论计划,是分制下针对彝学专业和艺术学专业而专门设计的,旨在使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和掌握民俗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和掌握民俗学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尤其是了解和掌握吉祥民俗艺术在中国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所讲授的相关知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为社会经济发展,为发扬光大优秀民族文化传统 ,在今后社会经济生活中,强化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经济文化储备必要的知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理论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绪论(4学时)
知识点:掌握民俗的概念、特征与功能,了解中国民俗文化悠久历史,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民俗的调查与研究、民俗文化在当今旅游业中的作用。
第一节.民俗的定义(1学时)
第二节.民俗特征一社会功能(1学时)
第三节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1学时)
第四节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1学时)
第二章 物质生产民俗(4学时)
知识点:物质生产民俗的定义、特征,物质民俗生产民俗所包括的类别,以及这些类别的特点。
第一节定义与特征(0.5学时)
第二节自然生态民俗(0.5学时)
第三节农业生产民俗(1学时)
第四节狩猎、牧业和渔业民俗(0.5学时)
第五节工匠民俗(0.5学时)
第六节商业与交通民俗(1学时)
第三章 服饰民俗(4学时)
知识点:构成服饰的要素,服饰发展变化的特点,服饰体现的文化观念,中华各民族服饰。
第一节 服饰民俗的构成(1学时)
第二节 服饰民俗的发展(1学时)
第三节 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1学时)
第四节华民族服饰一览(1学时)
第四章 饮食民俗(2学时)
知识点:饮食民俗的概念,饮食民俗的形成和范围,饮食的功能。
第一节 饮食民俗的定义(1学时)
第二节 饮食民俗的功能、范围与类别(1学时)
第五章 居住民俗(2学时)
知识点:掌握居住民俗的概念、居住民俗的形成和居住民俗的类型,了解居住民俗信仰,中国传统民居建筑。
第一节居住民俗的概论(0.5学时)
第二节居住民俗的表现(1学时)
第三节中外传统民居览胜(0.5学时)
?
第六章 人生礼仪民俗(4学时)
知识点:掌握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