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7数学课件不等式的性质及比较法证明不等式.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节 不等式的性质及比较法证明不等式;要点·疑点·考点;2.掌握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方法,熟悉它的变形过程.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步骤是:作差——变形——定号.其中的“变形”可以变成平方和,也可以变成因式的积或常数;有关指数式的比较法通常用作商法,步骤是作商——变形——与1比较大小. ;1.设a<0,-1<b<0,则a,ab,ab2三者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
2.设A=1+2x4,B=2x3+x2,x∈R且x≠1,则A,B的大小关系为A____B.
3.若n>0,用不等号连接式子 ___ 3-n.;4.若0<a<1,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A)(1-a)(1/3)>(1-a)(1/2) (B)log(1-a)(1+a)>0
(C)(1-a)3>(1+a)2 (D)(1-a)1+a>1 ;2. 设a>0,b>0,求证:;【解题回顾】在使用放缩技巧时,一定要注意方向,保持一致. ;误解分析;第2节 用综合法、分析法证明不等式;要点·疑点·考点;3.若 恒成立.则常数a的取值范
围是_________. ;4.设a、b、c∈R+,则三个数
的值( )
(A)都大于2 (B)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
(C)都小于2 (D)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能力·思维·方法;【解题回顾】(1)先局部运用基本不等式,再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注意限制条件),通过相加(乘)合成为待证的不等式,既是运用基本不等式时的一种重要技能,也是证明不等式时的一种常用方法.
(2)注意条件中1的代换与使用. ;【解题回顾】利用|a|2=a2(a∈R)是证有关绝对值问题的好方法,证一就是利用这一方法,证二采用的是有理化分子,证三、证四是将数量关系的问题转化为图形的性质问题,充分地考察数学问题的几何背景,常可使问题得以简化. ;延伸·拓展;误解分析;第3节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要点·疑点·考点;3.在使用“和为常数,积有最大值”和“积为常数,和有最小值”这两个结论时,应把握三点:“一正、二定、三相等、四最值”.当条件不完全具备时,应创造条件. ;1.“a>0且b>0”是“ ”成立的( )
(A)充分而非必要条件 (B)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2.甲、乙两车从A地沿同一路线到达B地,甲车一半时间的速度为a,另一半时间的速度为b;乙车用速度a行走了一半路程,用速度b行走了另一半路程,若a≠b,则两车到达B地的情况是( )
(A)甲车先到达B地 (B)乙车先到达B地
(C)同时到达 (D)不能判定 ;4.已知lgx+lgy=1, 的最小值是______. ;5.某公司租地建仓库,每月土地占用费y1与仓库到车站的距离成反比,而每月库存货物的运费y2与到车站的距离成正比,如果在距离车站10公里处建仓库,这两项费用y1和y2分别为2万元和8万元,那么要使这两项费用之和最小,仓库应建在离车站( )
(A)5公里 (B)4公里 (C)3公里 (D)2公里 ;能力·思维·方法;2.(1)若正数x、y满足x+2y=1.求 的最小值;
(2)若x、y∈R+,且2x+8y-xy=0.求x+y的最小值. ;3.已知正数a、b满足a+b=1.
(1)求ab的取值范围;(2)求 的最小值. ;【解题回顾】用不等式解决有关实际
应用问题,一般先要将实际问题数学
化,建立所求问题的代数式,然后再
据此确定是解不等式,还是用不等式知识求目标函数式的最值. ;【解题回顾】本题应用了命题的等价转化思想,即“如果A是B成立的充要条件,那么B也是A???立的充要条件”. ;第4节 不等式的解法;要点·疑点·考点;课 前 热 身;4.不等式ax/(x-1)<1的解集为{x|x<1或x>2},则
a=( )
(A)2 (B)-2 (C)1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