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新的重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重中之重题
1、德育模式:实际上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某种组合方式。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式等。
2、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3、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4、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5、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管理体制、教育结构、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休学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纵横衔接关系等。
6、班主任如何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论述)
答:(1)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组织好班级活动。①班主任为组织管理而开展班级活动时,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使班级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的思想。②班主任对学生的信任与尊重是自主活动能否开展起来的首要条件,班主任只有信任学生才会给学生机会,只有尊重学生,才会发现学生的积极面并加以指导。班主任的教育主要是围绕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展开的。③自我教育包括三个方面:学生个体的自我教育、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和集体成员间的自我教育。在班级活动中,自我教育的重点在班集体层次上,班主任应当为班集体寻找发展的新目标,提出实现目标的方案和措施。班主任只有提高班级活动的质量,才能通过集体实现学生的教育和自我教育。(2)班主任要做好以下几个具体的事。①建立班级常规制度,把“建制”的过程作为最初班集体建设的重点,有了制度,班级以最初个体的简单集合变为对每个成员具有一些最基本要求的共同体。其中重要的是从“建制’’开始到以后的其他班级活动,教师都应以最大程度地吸引集体成员的参与为原则。②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日常的班级活动,这会产生一种真正强有力的、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③班主任要负起协调各种教育力量的责任,其中包括班级中任课教师的配合,争取家长等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和关心,协调学生集体内部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各种组织的关系,以及学生集体与成人等各方面的关系。④班主任应及时把握班集体及其活动开展的状况,不断积累集体形成与发展的档案。此外,班主任还应不断积累自己工作的有关材料。这些材料将使班主任对自己的工作有清醒的、科学的认识,并提高到自觉的程度。
7、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说明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83页)
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表现在: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教师的教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的发挥, 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此题无标准答案以下为摘录网络内容)
教师通过正确的“导”促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师生双方的主体性是建立在对方成为主人的基础上的,教师是新课程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主导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现的,不能用“导”取代学生的学,也不能忽视“导”的作用。学生在做完练习后,老师引导学生及时进行解题反思,解题思路、方法的提炼总结与拓展,这既是老师的教法,也是学生重要的学法,这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
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能够自己学的内容老师要相信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老师要勇于放弃。新旧知识衔接的,能够有知识联系的,容易迁移的,类比的知识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学。遇到难于理解的,不容易接受的,或者要动手操作的知识教师就要起到指导作用。还有学生遇到困难需要老师点拔的,老师应适时恰当的去点拔。凡此种种都需要教师的“导”。 对学生的答问采取放任态度,不正确的不予修正,不完整的不予补充,零散的意见不予综合,肤浅的认识不予深化,学生往往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始终没有清晰、准确、完整的认识。这样的话教师就没有起到主导的作用。总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问题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最难把握的问题之一,这就需要教师凭借自己对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的深切感悟,对数学知识与结构的深刻理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