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docx
PAGE
PAGE1
一轮复习—选必二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
学科组:高三地理组
【课标要求】以某大都市区为例,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出发,说明其辐射功能。
【学习目标】1.结合材料,分析城市在区域中的辐射功能。
2.结合案例,分析城市的发展与腹地特征的关系及其所形成的城市体系。
3.综合分析区域城市群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
【考情分析】
考点
考题统计
考情解读
城市等级与城市数量、城市服务范围、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城市的辐射功能
2024福建卷;2024全国新课标卷;2022北京卷;2022年山东卷;2021江苏卷
单独考查本知识点的高考题较少,多以小区域真实情景,提供图文信息素材进行命题。
考点一城市的辐射功能
【课堂检测】
(2024福建一模)“虹吸效应”指区域中心城市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太量吸纳周边中小城市的人口、资金、产业等资源,产生聚集效应的现象。“外溢效应”指中心城市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其人才、技术、产业、资金等向周边中小城市迁移的现象。1964年,日本高铁新干线开通,首都东京注重金融、产业研发中心等建设,形成“东京一小时都市圈”,面对特大城市“虹吸效应”,名古屋市结合本地实际,大力发展汽车制造、电子、纺织、商贸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由小城市跻身为日本第四大城市。
关于“虹吸效应”叙述,正确的是(???)
A.带动中小城市经济迅速发展 B.吸引人才到中小城市交流
C.促进区域中心城市环境改善 D.推动区域中心城市规模扩大
2.“外溢效应”对区域城市发展影响是(???)
A.促进城市群的形成 B.制约中心城市发展
C.加快中心城市郊区化 D.造成中心城市空洞化
3.面对“虹吸效应”,我国中小城市学习日本经验,正确的措施是(???)
A.大力发展劳动力导向型产业
B.积极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
C.产业错位发展,与中心城市形成优势互补
D.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防止人才外流
【考点归纳总结】
1.从物质基础、辐射内容、辐射载体、影响等角度概况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2.影响城市辐射功能的因素。
影响因素
影响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优越,,发展条件优越,
资源条件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城市辐射功能强
交通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的城市,可通过便利的交通条件为较远的城镇提供服务,使其,城市辐射功能强
人口因素
位于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相反,
位于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城市辐射功能强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区域之间的程度越高,产业、资金、信息、人口、交通等经济要素的流动与联系越密切城市辐射功能越强
政策因素
可以带动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及经济的发展使城市辐射功能增强
距离
与中心城市距离越,辐射作用越强
城市的发展与腹地特征的关系
【巩固提升】
(2024连云港一模)如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城市及都市圈间人口流动状况统计图(采样时间为1个月,图中的百分数表示流动人口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港澳与其他都市圈之间联系强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是(???)
A.体制差异及通关边界的存在
B.基础设施发展的差异
C.劳动力的素质水平存在差异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5.围绕核心都市圈之间的人口持续流动会导致(???)
A.各城市间交流增多 B.区域内发展不平衡
C.区域整体迅速发展 D.中小城市迅速崛起
6.面对人口流动现状,大湾区为提升国际竞争力应当(???)
A.加强对汕潮揭都市圈和湛茂都市圈中心城市培育
B.进一步改善深圳都市圈与广州都市圈的交通条件
C.着力推动香港、澳门与海外各大城市之间的联系
D.强化深圳、广州、东莞、佛山为核心的发展态势
(2023苏州二模)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1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城市群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载体,发挥沿黄地区大中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是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在重要基础。
材料二:依托西安、宝鸡、天水等城市及横贯东西的交通线,国家设立关中——天水经济区,构建西北产业集聚带,该经济区战略区位重要,科技实力雄厚,产业基础扎实,文化积淀深厚。
材料三:图为“黄河流域主要城市分布和辐射范围示意图”
??
说明沿黄地区城市发展质量和辐射能力的空间分布特点。
简析“关中——天水”经济区对黄河中上游区域发展主要作用。
(3)从区域联系和协作角度,为黄河流域经济和生态高质量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考点二以上海为案例分析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考点归纳总结】
1.上海市对长三角其他城市的辐射
2.上海市对外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