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2鲁教版课件 3.1 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x
第三单元;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上海市地处江海交汇处,开埠至今仅170多年历史,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成2400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
在长三角地区城市体系中,上海市是当之无愧的中心。;;上海市对长三角其他城市有哪些影响?
这种影响是如何发生的?;长三角城市体系中的上海市;;超大城市;中心地理论;该理论较系统地阐明了区域内城市和城市内服务中心的数量、规模、等级之间的关系,并成功地运用到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布局等方面。
;中心地是指为周围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场所。
在实际生活中,中心地可以是城市,也可以是城市内的商业中心。;克里斯泰勒认为,市场原则是中心地布局的重要原则,在理想化的均质平原上,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一般选择最接近的中心地,中心地服务范围在空间上呈六边形,中心地则位于六边形的中心点上,中心地具有不同的等级。
;例如,集镇提供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小城镇提供较高级的商品和服务,城市则提供更高级的商品和服务。通常小城镇和城市也能提供乡村所能提供的商品。
高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大,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多,但中心地数量少,彼此之间相距较远。;反之,低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小,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少,彼此之间距离较近,中心地数量多。
在市场原则下,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一般相当于三个次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
此外,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等也影响中心地的布局。
;1.结合图3-1-2,比较长三角地区不同规模城市的数量、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
2.上海市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对上海城市发展有何作用?
3.评价上海市地理位置对其在长三角城市体系中发挥辐射作用的影响。;上海市对长三角其他城市的辐射;距离衰减规律与空间近邻效应
距离衰减规律
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距离成反比,即随着距离的增加,相互作用的强度逐渐减小。;距离衰减规律的理论基础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不仅自然界中两个物体之间的吸引力遵循这一规律,
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大致具有这样的特点。;空间近邻效应
空间近邻效应指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
空间近邻效应遵守距离衰减规律,即随着区域之间空间距离的增大,区域间的相互联系强度呈现减小的趋势。;由于所有的社会经济活动都有节约成本的内在要求,所以在可能的前提下,一般倾向于按照就近的原则组织相关资源和要素,即空间近邻效应促使区域社会经济活动就近扩散。;虽然现代交通条件已经突破距离的约束,能够去更远的区域谋求发展,但是受长期形成的经济与社会联系的影响,在同等条件下选择发展区域时仍表现出空间近邻效应。
;为了更好地反映大都市辐射功能的强弱,不少学者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图3-1-4是某学者关于上海市对长三角其他城市辐射强度的研究结果。;1.读图3-1-2和图3-1-4,分析2004年上海市对长三角不同城市辐射强度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与1990年相比,2004年上海市对长三角其他城市的辐射强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探究变化的原因。
3.苏南和浙北与上海市距离相仿,但上海市对苏南的辐射强度整体上超过浙北,试分析其原因。;4.查找资料,举例说明上海市对苏州和宁波的辐射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上海市对外辐射的影响;上海市的辐射助推昆山发展
昆山市地处江苏省东南部,毗邻上海市,总面积928平方千米。昆山的发展离不开上海的辐射。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昆山就承接了上海溢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奠定了乡镇工业基础。一大批上海技术人员驻留昆山,“星期日工程师”奔波两地。;上海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对昆山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昆山第一家上市公司就是由上海与昆山合作联办的。;昆山市邻近上海虹桥机场,京沪高铁的建设使上海与昆山的联系更加紧密。随着上海地铁11号线延伸至昆山,以及公共交通卡上海、昆山两地通用,上海与昆山的往来更加方便。2017年有超过850万人次的上海游客到昆山休闲旅游,推动了昆山旅游业的发展。;依托邻近上海的优势,承接上海的辐射,昆山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百强县、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市,并居首位。
目前,昆山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金融、总部经济、商贸服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
;;近年来,上海市对一江之隔的江苏省南通市的辐射越来越明显。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上海市外高桥集团(启东)产业园、上海市杨浦(海安)工业园、上海市复华高新技术园等多家合作园区在南通加快建设。
;1.上海市对南通市的辐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发挥辐射作用的?
上海市对南通的辐射主要表现在大量的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产业流。上海通过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有效的投资对南通发挥着辐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