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doc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
(适用对口班级)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机电技术应用(0513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3年
四、职业面向
序号
对应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专业(技能)方向
1
机械设备安装操作工
装配钳工
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
2
电气设备安装调试操作工
电工
3
机电产品操作工
机修钳工
机电设备
4
自动化生产线的调试与维护操作工
电工
自动化生产线运行
注: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1或2个证书。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掌握机电技术应用职业岗位群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沟通与表达能力,牢固的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规范严谨的操作习惯,能够从事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机电产品、自动化生产线运行、机电产品市场等领域的一线作业人员。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1.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和客户服务意识。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意识。
(4)具有获取前沿技术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树立安全操作、安全用电、文明生产的安全生产意识,掌握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能力,自觉养成安全操作习惯。
(6)增强节能环保意识,做到节约用电,节省原材料,减少能源、资源的浪费,做到爱护、清洁、保养加工设备
2.专业知识和技能
(1)掌握的语言文字、外语、计算机应用等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机械制图与识图、公差配合、技术测量及机械结构分析、零部件选用相关知识,能执行制图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会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绘制一般的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
(3)掌握装配钳工基本技能方面的基础知识。
(4)掌握典型机电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5)掌握机电设备控制技术相关基础知识。
(6)掌握机电设备装调与基础知识。
(7)具备应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一般信息处理的能力。
(8)具有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的基本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政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基础。
专业技能课包括机械基础、电工基础、数控加工技术、数控设备与编程、机械制图、电机与控制。
(一)公共基础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课时
1
职业道德与法律
依据《教育考试院关于对口考试考试大纲》开设
68
2
经济与社会
依据《教育考试院关于对口考试考试大纲》开设
54
3
哲学与人生
依据《教育考试院关于对口考试考试大纲》开设
54
4
语文
依据《教育考试院关于对口考试考试大纲》开设
352
5
数学
依据《教育考试院关于对口考试考试大纲》开设
352
6
英语
依据《教育考试院关于对口考试考试大纲》开设
352
7
计算机应用基础
依据《教育考试院关于对口考试考试大纲》开设
172
8
体育与健康
依据《教育考试院关于对口考试考试大纲》开设
176
(二)专业技能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课时
1
机械基础
依据《教育考试院关于对口考试考试大纲》开设
158
2
电工基础
依据《教育考试院关于对口考试考试大纲》开设
158
3
数控加工技术
依据《教育考试院关于对口考试考试大纲》开设
108
4
数控设备与编程
依据《教育考试院关于对口考试考试大纲》开设
144
5
机械制图
依据《教育考试院关于对口考试考试大纲》开设
176
6
电机与控制
依据《教育考试院关于对口考试考试大纲》开设
176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活动时间周时分配表
学年
学期
教学
周
复习考试
机动
军训
教育
入学教育
综合实训
毕业教育
顶岗
实习
假期
周数
小计
一
Ⅰ
16
1
1
1
1
6
26
Ⅱ
18
1
1
6
26
二
Ⅲ
18
1
1
6
26
Ⅳ
18
1
1
6
26
三
Ⅴ
18
1
1
6
26
Ⅵ
1
1
17
1
6
26
合计
88
6
6
1
1
17
1
36
156
(二)课程教学时间分配表(进程表)
序
号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各学期周数学时分配
总学时
其中:
=1\*ROMANI
=2\*ROMANII
Ⅲ
=4\*ROMANIV
=5\*ROMANV
=6\*ROMANVI
理论
实践
16
18
18
18
18
17
1
公
共
基
础
课
语文
352
352
4
4
4
4
4
2
数学
352
352
4
4
4
4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