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6方程和不等式T.doc

发布:2017-07-26约2.41万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学内容 【例题精讲】 例1、解方程 (1)x3+3x2-4x=0 (2)x4-13x2+36=0 解:(1)原方程可化为 x(x-1)(x+4)=0 (2)原方程可化为(x2-9)(x2-4)=0;(x+3)(x-3)(x+2)(x-2)=0 , 拓展: (1)x3+5x2-6x=0 (2)(x2-3x)2-2(x2-3x)-8=0 答案:(1)(2) 例2、解方程组 ?? ???? 分析:方程①只含x,z,因此,可以由②,③消去y,再得到一个只含x,z的方程,与方程①组成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②×3+③,得? 11x+10z=35.? ???(4) 与④组成方程组 ?? ?? 解这个方程组,得 把x=5,z=-2代入②,得2×5+3y-2=9, ∴ . ∴ 例3、 解方程组 分析:三个方程中,z的系数比较简单,可以考虑用加减法,设法先消z。 解:①+③,得? 5x+6y=17????? ④ ②+③×2,得,? 5x+9y=23???? ⑤ ④与⑤组成方程组 解这个方程组,得 ??????把x=1,y=2代入③得: 2×1+2×2-z=3,??? ∴? z=3 ∴? 另解:②+③-①,得?3y=6,∴y=2 把y=2分别代入①和③,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 ∴ 注:①此题确定先消去z后,就要根据三个方程消两次z(其中一个方程要用两次),切忌消一次z,再消一次其他未知数,这样得不到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达不到消元的目的。 ②此题的“另解”是先同时消去两个未知数,直接求出一个未知数的值,然后把所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组中,得到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再求出另两个未知数的值。这种解法是一种特殊解法,只有认真观察,才能做出。 拓展:1)解下列三元一次方程组 1) ??????????? 2) ?????????? 3) 2)用100元恰好买了三种笔共100支,其中金笔每支10元,铂金笔每支3元,圆珠笔每支0.5元,试问三种笔各买了多少支? 答案: 1.(1) (2) (3) 2..金笔 5支 铂金笔5支 圆珠笔90支  例4、 解方程组     分析:由于方程组是由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所以通过代入可以达到消元的目的,通过②得 再代入①可以求出 的值,从而得到方程组的解.   解:由②,得     把③代入①,整理,得     解这个方程,得 .     把 代入③,得 ;   把 代入③,得 .   所以原方程的解是    拓展1)解方程组   分析:可用“代入法”解。也可以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把x、y看作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通过解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来求x,y。   解:从根与系数的关系,这个方程组的解,可以看作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 解此方程得,t的这两个值,不论哪一个作为x、y都可以。因此,所求的解为 2) 解方程组 3) 解方程组    分析(1)×3+(2)得(x-2y)(3x-y)=0 4) 解方程组  2)(把第一个方程因式分解为,得两个一次方程,从而降次) 解为   3)解为: 4)解为: 例5、解下列不等式:(1) (2) ⑴解法一:原不等式可以化为:,于是:或所以,原不等式的解是. 解法二:解相应的方程得:,所以原不等式的解是. (2) 解法一:原不等式可化为:,即于是: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是. 解法二:原不等式可化为:,即,解相应方程,得,所以原不等式的解是. 说明: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实际就是先解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然后再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出不等式的解. 拓展:下列不等式:(1) (2) (3) 解:(1) 不等式可化为∴ 不等式的解是 (2) 不等式可化为 ∴ 不等式的解是;(3) 不等式可化为. 例6、解下列不等式: (1) (2) 分析:(1) 类似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运用“符号法则”将之化为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处理;或者因为两个数(式)相除异号,那么这两个数(式)相乘也异号,可将分式不等式直接转化为整式不等式求解. (2) 注意到经过配方法,分母实际上是一个正数. 解:(1) 解法(一)原不等式可化为: 解法(二) 原不等式可化为:. (2) 解:原不等式可化为: 说明:(1) 转化为整式不等式时,一定要先将右端变为0. (2) 本例也可以直接去分母,但应注意讨论分母的符号: 例7、 求关于的不等式的解. 解:原不等式可化为: (1) 当时,,不等式的解为; (2) 当时,. ① 时,不等式的解为; ② 时,不等式的解为; ③ 时,不等式的解为全体实数. (3) 当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