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学习障碍的元认知干预.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习障碍 学科学习障碍与学习行为障碍的异同 一个是从具体学科知识内容的角度出发,后一个是从行为表现而言的,两个虽然概念表面不同,但其本质都是指向学生正常的学习任务不能完成,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 即使偶尔做题,遇到不会的题就放弃,认为自己就算花费时间想也想不出来,还不如节省时间直接放弃。 老师课堂提问,从来不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听课感觉听不懂,老师讲的像天书一样,干脆就不听了。 化学作业极少数情况下能独立完成,多数作业都抄袭 来访者在高一上一学期结束的时候,原来的化学老师因为身体的原因提前退休,之后来了一位新老师。新老师的讲课方式与原来的老师有很大的差别,来访者不喜欢新老师的讲课方式,成绩开始下滑。 诊断 根据金教授对于学习障碍的阐述 (1)智力正常,排除智力存在缺陷的可能 (2)在后天的学习活动中形成的 (3)妨碍完成正常学习任务。 题型中心图式中的知识是专门围绕解决某个或某类问题而在大脑中组织起来的,是专门用于解某一类型习题、试题而组织起来的一组有效知识,就像某些家用电器中的集成电路块一样专司某一项或某一类任务。 案例临床干预共持续12天,进行2次的认知调整,5次的放松训练和1次的愈后防复发指导。干预结束后:课堂上,听课状态良好,能够积极发言,高质量完成课堂作业;自习课,主动学习化学且学习效率也有保证。在两个月后,回访得知,期末考试成绩大幅度提高,期中考试在班级排名是35名,期末成绩班级排名20名。这一成绩让来访者很受鼓舞,学习化学的兴趣进一步得到增强。 回访反馈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高中生学习障碍的元认知干预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究所 鄂园圆 学习障碍的定义 学习障碍(Learning?Disability)指可能由于大脑功能失调和/或情绪或行为困扰造成的心理障碍带来的在讲话、语言、阅读、写作、算术过程中和其他学科上的一方面或多方面的延迟、失调或发育迟缓(?Kirk, 1963)。 在我国,学习障碍是指非智力因素引起的儿童学习成绩明显落后的现象。研究者们多使用“差生”、“学业不良”、“后进生”等名称对学习障碍儿童进行相关研究。 学习行为障碍 学科学习障碍 狭义的学习行为障碍是指学生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妨碍其正常完成学习任务的一切的不适应的行为; 广义的学习行为障碍除了狭义的方面外应该还包括妨碍学生潜力得到更充分开发的一切的不适应的行为。 学习行为障碍 金洪源教授指出,学习障碍学生大多对学习都有一种潜意识的条件性厌学,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射是指一种在条件反射形成和发生过程中,本人不曾意识到的或本人意识到不容易控制的情绪反射。如果带着消极的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去学习,势必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下降,进而对学习失去兴趣。 学习障碍的成因 来访者的自然背景 来访者周馨(化名),17岁,大连某中学高二学生。 性格较外向。家境很好,父母在银行工作。从小父母就培养多方面的才能,书法,琴类等,也曾获得很好的成绩。思维敏捷,反应灵活。 来访时,刚刚经历期中考试,自述考试结果不是很理想。情绪沮丧。 认为自己学不好化学,即使努力也学不好。 一上化学课就会感觉心情压抑,上课经常分心、溜号、精力不能集中; 自习课极不愿意学化学,如果强迫自己学习化学,学习效率也很低,一做题头就大,学习一小段的时间后就感觉到困倦,打不起精神。 主述: 化学成绩下降后一段时间,其他科目的成绩也随之下降,现在不喜欢学习,一想到学习就烦,拖延、磨蹭学习的时间。成绩已经接近倒数。 母亲陈述: 学习障碍 心理机制 E’(消极) 临床干预过程 认 知 调 整 心理放松训练 元认知策略辅导阶段 学 科 辅 导 1.自己对化学的潜意识性厌烦情绪才 是导致化学成绩下降最根本的原因。 2.消除对自己的错误评估即消极暗示。 3.尊重、宽容、理解老师。——人格的提升 4.正确归因,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认知调整 采用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 情感组织者技术 输入新的程序性知识,建立新的S-E-R 交给来访者小程序放松和深呼吸的方法,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出现分心或情绪变化时,可以运用这些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保证学习效率。 学会观察自己的情绪,审视自己的情绪,自觉地对它进行监督、评价、调控,进行元认知指导,更好的掌握自己学习和听课情绪和状态 。 交给来访者学习化学的正确方法以及策略,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元素周期表的记忆小技巧和化学计算题的解题策略等 。 元认知策略辅导阶段 学科辅导 针对学生薄弱章节进行辅导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