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程设计(C )课程设计任务书及题目.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上海电机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代码 033056P1 设计题目 课程设计选题共24个(见附件) 设计时间 2014年6月16日——2014年6月20日 院(系) 电子信息学院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BX1203、BX1204 一、课程设计任务
1. 了解并掌握中小型综合应用程序的一般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分析和设计能力;
2. 初步掌握软件开发过程的问题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码、测试等基本方法和技能;
3. 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训练用系统的观点和软件开发一般规范进行软件开发,培养软件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科学的工作方法和作风;
5. 课题的代码要求达到一定工作量,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
6. 根据课题程序的分析和设计过程,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二、对课程设计成果的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说明书、图纸、图表、实物等软硬件要求)
课程设计结束应提交程序源代码、课程设计报告的电子稿和打印稿,以作为整个课程设计评分的书面依据和存档材料。课程设计报告以规定的格式书写、打印并装订,排版及图、表要清楚、工整。
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如下:
1.封面:题目、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和完成日期。
2.正文包括以下内容:
(1)需求分析:以无歧义的陈述说明课题的目的及要求,重点描述清楚程序要做什么。
(2)概要设计:根据程序需要完成的功能分析主程序的流程,并划分出各个功能模块、完成各程序模块之间的层次(调用)关系设计。
(3)详细设计:实现概要设计中划分出的各个模块。撰写报告时,对每个模块先用文字(可结合流程图)描述其实现思路,重点描述清楚程序要怎么做,再贴出关键部分的实现代码。
(4)测试:列出测试结果,包括输入和输出。测试数据应该完整和严格。
(5)总结和体会:程序编写和调试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以及对设计与实现过程的回顾和分析;经验和体会等。
(6)参考文献:列出参考的网址、期刊和书籍等相关资料。
(7)考核:根据课程的出勤情况、课题的实现及答辩质量、课设报告的严谨和规范性等方面进行考核,注重过程考核和综合能力的测评,以确保教学质量。
成绩 =平时成绩占(含出勤)20%+课程设计报告成绩占40%+课程设计作品成绩占40% 三、课程设计工作进度计划:
1 布置任务与要求 0.5
2 整体设计和详细设计 1
3 编代码 2
4 调试和测试 0.5
5 设计论文书写 0.5
6 演示软件和答辩 0.5
共计 5 四、主要参考资料
[1] 沈学东等.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用教程[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2] 谭浩强等. C++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指导教师(签名):王中华 系主任(签名):
2014年5月20日 年 月 日
附:课程设计题目
有理数运算
问题描述
有理数是一个可以化为一个分数的数,例如2/3,533/920,-12/49都是有理数,而就为无理数。在C++中,并没有预先定义有理数,需要时可以定义一个有理数类,将有理数的分子和分母分别存放在两个整型变量中。对有理数的各种操作都可以用重载运算符来实现。
基本要求
定义并实现一个有理数类,通过重载运算符+、-、*、/对有理数进行算术运算,通过重载运算符==实现判定两个有理数是否相等。写一个优化函数,它的作用是使有理数约去公分母,也即是使保存的有理数分子和分母之间没有公约数(除去1以外)。此外,还要定义一个将有理数转换为实数的函数,再加上构造函数和有理数输出函数。
测试数据
在应用程序中,创建若干有理数对象,通过带参数的构造函数使得各有理数对象值各不相同,然后分别进行各类运算,输出运算结果,检验其正确性。
实现提示
设有两个有理数a/b和c/d,则有:
有理数相加 分子=a*d+b*c;分母=b*d
有理数相减 分子=a*d-b*c;分母=b*d
有理数相乘 分子=a*c; 分母=b*d
有理数相除 分子=a*d; 分母=b*c
优化函数在创建有理数对象时应执行,在执行其它各种运算之后也需执行它,这样可保证所存储的有理数随时都是最优的。对于判断两个有理数是否相等,由于在对有理数进行各种运算后都对其进行优化,所以判定两个有理数是否相等只需判定它们两个的分子和分母分别相等即可。
选做内容
重载插入()和提取()运算符,使得对有理数可以直接输入输出。设有理数输入格式为:
整数1 整数2 //整数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