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总复习之修辞手法.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修辞手法; 比喻:
就是打比方,指用具体的、浅显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去表现抽象的、难懂 的、人们少见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由本体、比喻词、喻体三部分构成。本体和喻体两种事物之间必须在某一方面有相 似之处但又不同类,比喻词常用的有“好像、像……一样(似的) 、仿佛、是、成了”等。
例:在阳光的照耀下,漫山的山茶花仿佛千万颗红星在闪闪发光 。;
拟人:
就是把人以外的事物当作人来写, 使它像人一样会说话、 有感情、 做人的动作。
例: 淘气的小闹钟每天准时把我叫醒。 ;
排比:
就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相同或意思相关,字数大致相等,语气一致的 句子排列在一起的。 (一般有相同的字眼为标志。 )
例: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作文。 ;
夸张:
就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有意把事物的形态、特征、作用进行扩大或缩小来 描述。
例:在巴掌大的监狱里,同志们照常锻炼身体。 ;
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无疑而问,不需回答。多用“难 道、怎能、怎么”等词作反问词。
例: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呢? ;
设问:
就是有针对性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把自己的看法谈出来。实际上就是自问自 答。
例:我能被这山中的逛风吓倒吗?不能,绝对不能。 ;
引用:
在说话或写文章时,引用别人的话或引用大家熟悉的成语、名言警句、典故等。
例: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对偶:
指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关或相反的两组句子组成对句的一种修辞 方法。 (对联一般采用对偶的写法)
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 事关心;请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3、神仙饮琼浆玉液长生不老,百姓喝莲塘高粱欢乐健康。
4、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5、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子们。
6、骆驼是沙漠之舟。
7、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衫作伴,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8、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9、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10、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 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 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 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11、“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日子处久了就会知道对方的很多东西。
;12、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13、你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14、森林里的害虫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
15、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16、有翠绿,有淡青,有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
17、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18、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19、他在呼唤什么?在呼唤和平。
20、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21、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22、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23、说话的声波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碰到蓝天。
24、 这是一份伟大的遗产, 它是我们人民最宝贵的财产, 难道还有人感觉不到吗? ;
25、天上彩虹,人间长虹。
26、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的恍惚入了梦乡。
27、海在我们的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
28、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
29、天空里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
30、有人破坏草坪,我们怎能不管呢?
31、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像一座山峰。
32、小红这次考试没考好,老师对小红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按要求写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空中有一轮圆月。 (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年的时间可以把小树苗种植成一棵大树,一百年的时间才可以培育出一个人才。 (改为对偶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