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模拟考试练习题及答案.docx
历史高考模拟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选择题
1.西周时期,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这种制度被称为()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答案:C
解析: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的推选制度,通过推举有贤能的人担任首领,A选项不符合。世袭制是指某专权一代继一代地保持在某个血缘家庭中的一种社会概念,通常是父死子继,B选项错误。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周天子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建立诸侯国,以拱卫王室,C选项正确。郡县制是秦朝开始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免,D选项不符合。
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A.轻徭薄赋
B.重用人才
C.善于纳谏
D.减轻刑罚
答案:B
解析:唐太宗任用贤才,如房玄龄、杜如晦等;武则天继续推行唐太宗选拔人才的政策,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唐玄宗前期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虽然唐太宗轻徭薄赋、善于纳谏、减轻刑罚,但武则天和唐玄宗前期并非都在这些方面重点关注,而重用人才是他们共同重视的,所以选B。
3.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A.波士顿倾茶事件
B.来克星顿的枪声
C.《独立宣言》的发表
D.萨拉托加大捷
答案:B
解析:波士顿倾茶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A选项不符合。来克星顿的枪声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B选项正确。《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C选项错误。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D选项错误。
4.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哪两个国家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
A.英国和法国
B.德国和美国
C.俄国和日本
D.英国和德国
答案:B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们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走在了其他国家的前面。英国和法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更新设备的积极性不高,发展相对缓慢。俄国和日本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虽然也有一定发展,但整体不如美国和德国。所以选B。
填空题
1.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______。
答案:圆形方孔半两钱
解析: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在经济上统一货币,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这种货币形制一直沿用到后世,有利于国家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2.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______。
答案:洛阳
解析:北魏孝文帝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迁都洛阳为孝文帝进一步推行改革创造了条件。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______。
答案:萨拉热窝事件
解析: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一事件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一个月后,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4.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______。
答案:苏俄
解析: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判断题
1.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答案:正确
解析:商鞅变法在经济上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织;在军事上奖励军功;在政治上建立县制等。这些措施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答案:正确
解析: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下西洋,他的船队从刘家港出发,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上,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3.美国南北战争中,林肯政府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战局。()
答案:正确
解析: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需求,《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使广大黑人奴隶获得解放,踊跃参军作战。这两个文件的颁布,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为北方最终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答案:正确
解析: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其中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它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解答题
1.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答案:
主要内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