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差错控制编码电信.ppt

发布:2023-12-31约8.79千字共5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1章过失控制编码本章知识点:1、了解过失控制技术种类2、掌握纠错编码原理、最小码距和检错、纠错之间关系;了解奇偶监督码、恒比码编码方法。3、掌握线性分组码编码和译码方法4、掌握循环码编码和译码方法

11.1概述11.2纠错编码的根本原理11.3纠错编码的性能11.4简单的实用编码11.5线性分组码11.6循环码11.7卷积码11.8Turbo码11.9低密度奇偶校验码11.10网格编码调制11.11小结第11章过失控制编码

2024年1月1日3为保证运送途中不出现打碎灯泡的情况——有效性——可靠性11.1概述

2024年1月1日4通信中的情况:针对乘性干扰针对加性干扰合理选择调制/解调方法,增大发射功率—采用均衡等措施11.1概述

2024年1月1日511.1概述过失控制编码

2024年1月1日611.1概述信道分类(从过失控制角度看):随机信道:错码的出现是随机的。突发信道:错码是成串集中出现的。混合信道:既存在随机错码又存在突发错码。过失控制技术的种类:检错重发前向纠错反响校验检错删除信道编码分类:线性码和非线性码分组码和卷积码系统码和非系统码

2024年1月1日711.1概述?不同的编码方法,有不同的检错或纠错能力。?多余度:就是指增加的监督码元多少。例如,假设编码序列中平均每两个信息码元就添加一个监督码元,那么这种编码的多余度为1/3。?编码效率(简称码率):设编码序列中信息码元数量为k,总码元数量为n,那么比值k/n就是码率。?冗余度:监督码元数(n-k)和信息码元数k之比。?理论上,过失控制以降低信息传输速率为代价换取提高传输可靠性。?监督码元:在4种过失控制技术中除第3种外,都是在接收端识别有无错码。所以在发送端需要在信息码元序列中增加一些过失控制码元,它们称为监督码元。

2024年1月1日811.2纠错编码的根本原理1、分组码根本原理将信息码分组,为每组信息码附加假设干监督码的编码称为分组码。在分组码中,监督码元仅监督本码组中的信息码元。卷积码又称连环码。卷积码编码器把k比特信息段编成n比特的码组,但所编的n长码组不仅同当前的k比特信息段有关,而且还同前面的(N-1)个(N1,整数)信息段有关联。分组码卷积码

2024年1月1日911.2纠错编码的根本原理1、分组码根本原理规那么:使码组中“1〞的个数为偶数情形1:没有冗余——不能发现错误情形2:参加冗余——可以发现错误冗余?另外4个码组许用码组禁用码组

2024年1月1日1011.2纠错编码的根本原理1、分组码根本原理规那么:使码组中“1〞的个数为偶数情形1:没有冗余——不能发现错误情形2:参加冗余——可以发现错误冗余?另外4个码组许用码组禁用码组只能检出一个码组中1个和3个(奇数)错码的情况,不能发现2个(偶数)错码的情况,也不能纠正错误。

2024年1月1日1111.2纠错编码的根本原理1、分组码根本原理情形1:没有冗余——不能发现错误情形2:参加冗余——可以发现错误许用禁用

2024年1月1日1211.2纠错编码的根本原理1、分组码根本原理这时,能够发现2个以下错码,或者纠正1位错码。

2024年1月1日1311.2纠错编码的根本原理1、分组码根本原理综上所述不同的编码方法,检错或纠错能力也不同。

2024年1月1日1411.2纠错编码的根本原理1、分组码根本原理分组码的一般结构:分组码的符号:(n,k)n-码组的总位数,又称为码组的长度(码长);k-码组中信息码元的数目;n–k=r-码组中的监督码元数目,或称监督位数目。

2024年1月1日1511.2纠错编码的根本原理2、码重和码组码重(w):码距(d):把码组中“1〞的个数目,简称码重。把两个码组中对应位上数字不同的位数,即两个码组对应位模2和的重量,称为码组的距离,简称码距。码距又称汉明距离。码长(n):码组(码字)中的码元个数。“011011〞的距离为3码重为3

2024年1月1日1611.2纠错编码的根本原理2、码重和码组码重(w):码距(d):最小码距(d0):把码组中“1〞的个数目,简称码重。把两个码组中对应位上数字不同的位数,即两个码组对应位模2和的重量,称为码组的距离,简称码距。码距又称汉明距离。把某种编码中各个码组之间距离的最小值称为最小码距(d0)。假设是线性码,d0就等于(非全零)码组的最小重量。一种编码的检错和纠错能力决定于最小码距d0。码长(n):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