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医疗器械维修与保养作业指导书.pdf

发布:2025-01-21约1.38万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医疗器械维修与保养作业指导书

第一章概述4

1.1医疗器械维修保养的意义4

1.2维修保养的基本原则4

第二章维修保养前的准备工作5

2.1维修保养人员的资质要求5

2.1.1资质认证5

2.1.2专业知识5

2.1.3实践经验5

2.1.4团队协作能力5

2.2维修保养工具与设备5

2.2.1常用工具5

2.2.2专用工具5

2.2.3测试设备5

2.2.4维修保养软件6

2.3维修保养前的安全措施6

2.3.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6

2.3.2了解设备功能6

2.3.3安全防护措施6

2.3.4断电作业6

2.3.5环境安全6

2.3.6紧急处理6

第三章常用医疗器械的维修与保养6

3.1心电图机6

3.2呼吸机7

3.3B超7

3.4X射线设备7

第四章维修保养方法与技巧8

4.1诊断与故障分析8

4.1.1故障现象观察8

4.1.2故障原因分析8

4.1.3故障诊断方法8

4.2零部件更换8

4.2.1零部件检查8

4.2.2零部件选型8

4.2.3更换操作8

4.3软件更新与升级9

4.3.1软件版本检查9

4.3.2软件与安装9

4.3.3软件升级操作9

第五章维修保养操作流程9

5.1维修保养前的检查9

5.1.1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确认设备是否处于关闭状态,并切断电源。9

5.1.2对设备进行外观检查,查看设备是否有明显的破损、变形、泄漏等情况。9

5.1.3检查设备的紧固件是否牢固,如有松动,应及时紧固。9

5.1.4检查设备的电气部分,确认电气连接是否良好,无短路、漏电等现象。9

5.1.5检查设备的传动部分,保证运动部件正常工作,无异常噪音。9

5.1.6检查设备的控制系统,确认控制指令是否正确,响应是否及时。9

5.2维修保养过程中的操作9

5.2.1根据设备的故障情况,制定维修保养方案,明确维修保养项目、方法及所需材料。

9

5.2.2对设备进行拆卸,注意拆卸顺序和方法,避免损坏设备。9

5.2.3对损坏的零部件进行更换,保证新零部件符合设备要求。9

5.2.4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9

5.2.5对设备的电气部分进行检测,修复故障,保证电气系统的稳定运行。10

5.2.6对设备的控制系统进行调试,优化控制参数,提高设备功能。10

5.2.7在维修保养过程中,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证人员安全。10

5.3维修保养后的验收10

5.3.1对维修保养后的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设备恢复正常工作。10

5.3.2检查设备的各项功能指标,保证达到规定标准。10

5.3.3对设备的使用寿命、维修保养周期进行评估,为后续维修保养提供参考。10

5.3.4对维修保养过程中发觉的问题进行记录,及时向上级汇报,为设备改进提供依据。

10

第六章维修保养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0

6.1电击防护10

6.1.1维修保养前,必须保证医疗器械已断电,并使用专业的绝缘工具进行检查,以防

止误操作导致电击。10

6.1.2在进行带电作业时,应佩戴绝缘手套、绝缘鞋和防护眼镜,保证身体与带电部位

保持安全距离。10

6.1.3对医疗器械的电源线路、插头、插座等部件进行检查,保证无破损、老化现象,

发觉问题及时更换。10

6.1.4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电击。10

6.2高压气体防护1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