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理想信念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思路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增强理想信念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思路分析
【内容提要】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要深入分析理想信念教育现状,对其发展现状作深层次的分析,深刻认识理想信念教育中客观呈现出的四个“同时存在”;全面提升理想信念教育者素质,使教育者发挥示范作用,积极探索、遵循理想信念生成规律和理想信念教育的规律,充分发挥教育者团队优势;理性审视受教育者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有针对性地展开教育,坚持长期教育不动摇;科学把握理想信念教育内容,讲清楚马克思主义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讲清楚共产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讲清楚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发展的状况和趋势,讲清楚党的主流、功绩和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现实必然性,等等;创新理想信念教育方法,进行载体、方法、内容设计及话语表达创新;优化理想信念教育环境,在经费投入、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协调,从长谋划。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理想信念教育 针对性 实效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的战略判断,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坚定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我们党凝聚民心、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强大武器。同时,从实践情况看,随着社会实践发展的复杂多变、思想文化取向的多元倾向以及党员队伍和状况发生的变化,党在面临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四大考验,面对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四方面的危险面前,如何在思路上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破解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难题,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深入探讨的现实课题。 一、深入分析理想信念教育现状是增强理想信念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基本前提 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首先要有对理想信念教育现状的科学认识与深入分析。从现象上看,我们对理想信念教育中存在的诸如笼统、教条、简单、空洞甚至乏力等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并不缺少感知,要求改进的呼声和对策性建议也不绝于耳,这都是必要的。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当某类现象反复出现或经过不断强调仍然改观不大时,对这些现象深入分析的欠缺就应当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理想信念的教育也是这样,要增强其针对性实效性的前位性要求,对其发展现状作深层次的分析,深刻认识理想信念教育中客观呈现出的四个“同时存在”。 (一)从接受主体上看,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不足与受教育者受教意识的不足同时存在 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针对性不足,是不争的事实。但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当我们把分析问题的目光全部集中于理想信念的教育主体时,接受主体对理想信念的受教需求与受教意愿是否得到必要的关注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结合工作实际,2010年~2011年,本课题组曾对参加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培训的厅局、处、科三级领导干部的培训需求作过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35份,收回227份,其中有效问卷206份,无效问卷21份,总有效率为87.66%。在有效问卷中,调查对象为:厅局级干部33人、处级76人、科级97人。其中,在关于自己到党校学习感到最需要培训的内容的回答中,选择“世界眼光”、“现代知识”、“应急处置”、“专业知识”等能力性培训内容的达63.5%,选择本省发展问题研究的有19.2%,选择“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两项合并共有17.3%;在关于自己综合素质提升方面缺少什么的回答中,选择“理论基础”、“综合能力”、“专业知识”和“理想信念”的分别为36%、31%、21.5%和11.5%。这样的调查结果在全面反映党员干部对理想信念教育的认知态度上肯定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对领导干部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意识不足、对理想信念作用的重视不够等问题,无疑是客观的反映。 大量事实还表明,理想的迷失和道德的滑坡是少数党员干部步入歧途、走向腐化堕落的首要原因,但他们却大都是在身陷囹圄之后才痛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作用的。无数案例告诉我们,理想信念教育上受教意识不足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把增强理想信念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仅仅理解为教育者的责任是根本不够的。 (二)从教育主体上看,理想信念教育者的创造活力不够与对科学理想信仰的坚定持守不够同时存在 理想信念教育必须有创造精神与探索的勇气,同时,这样的精神与勇气又必须建立在一个基本的前提上,即保持对科学理想信仰的坚定持守。育人者先育己是一个普通的道理,对一个理想信念教育的工作者来说,如果自己对所宣讲的理想信念将信将疑或根本没有信仰,怎么可能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呢?就此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