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瓶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花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时岭南美术版小学第二册《大花瓶》中的一课,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简单的剪纸活动,基本上可以用剪刀剪出简单、抽象的图形。此课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生活为切入点,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剪纸独特的审美趣味,体验具体与抽象的表现手法,发展形象思维。
本课用剪纸为制作材料,通过学生的操作活动去发现运用剪纸的基本方法,感知剪纸运用基本要素进行构想与剪刻出各种形状的大花瓶同时进行纹样的装饰。教学内容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情感需要,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得到最大可能的发挥,本课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和研究、创造的能力,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
教学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感知中国古陶瓷花瓶造型美、装饰美的特点,学会折叠对称镂空剪纸的方法。
尝试运用折叠对称剪纸的方法,设计制作一个镂空剪纸花瓶,体验剪纸的乐趣。
能用折叠对称剪纸的方法,设计制作出多种造型、花纹的花瓶,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运用折叠对称剪纸的方法,设计制作镂空的花瓶造型。
教学难点
设计制作造型美、纹样美的镂空花瓶。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示范法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能运用折叠对称剪纸的方法,设计制作镂空的花瓶造型。
较高要求:能用对称的方法剪出装饰美的大花瓶。
个性表现:能用对称的方法,创造性地剪出与众不同的镂空花瓶。
教具准备:剪纸作品、课件、彩纸、剪刀、笔
学具准备: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创设情境展示各种花瓶图片,自然引入课题。(板书课题)引导学生从造型上对各种形状的花瓶进行观察欣赏。
课堂发展
组织学生欣赏课本中古陶瓷镂空花瓶图片。
观察发现镂空花瓶的造型、纹样特点,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形状、花纹)
引导学生探讨花瓶的基本结构。(瓶颈、瓶身、瓶脚)
组织学生欣赏课本中的剪纸作品,引导学生探讨花瓶的造型特点。组织学生用几何形玩拼摆游戏。
引导学生探讨花瓶的纹样特点。(月牙纹、锯齿纹、鱼纹等对称花纹)
示范折叠对称的剪纸方法,设计制作镂空的花瓶造型。
学生作业
教师明确作业要求:运用折叠对称剪纸方法,设计制作镂空的花瓶造型。
巡视指导学生作业。
展示与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
组织学生欣赏、评价。
课后延伸
指引学生与家长一起欣赏自己的作品,并装饰美化自己的房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