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XA《花瓶造型》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花瓶实体造型》教学设计
【授课年级】二年级
【授课专业】数控班
【授课时间】45分钟
【教材分析及处理】
【学情分析】
经过前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绘图能力。但学生可能对零件造型的多种命令运用理解不深,这主要是CAXA制造工程师软件的强大设计功能的作用结果。
【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知识目标
能使用旋转增料完成花瓶实体造型并进行抽壳的。
二、能力目标
让学生通过课堂和课后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实体造型技能。
三、情感目标
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学方法】
教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练习法。
学法:小组协作、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旋转增料、抽壳、操作方法。
2.难点:正确理解并运用旋转增料完成花瓶实体造型
【教学思路设计】
边讲边示范,后学生实践
【教具准备】
机房教室,准备课件、上传实体造型操作微视频资料到网络学习平台;
根据学生绘图水平差异对其进行合理分组,每四人一组,每组设立一位组长;
任务书。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任务导入
(约8分钟) 新课引入
图纸比较:
图1 图2
教师:分析比较图纸有什么一样?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回答:
教师:图1用放样增料进行实体造型;图2 用旋转增料进行实体造型。
提出任务:用旋转增料进行花瓶实体造型。
二、知识回顾(用提问的方式,请学生回答)
用放样增料进行花瓶实体造型
注意要点:
1、轮廓按照操作中的拾取顺序排列。
2、拾取轮廓时,要注意状态栏指示,拾取不同的边,不同的位置,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1.思考并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2.明确本次课的任务;
3. 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设计思想: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用提问的方式和学生一起复习,更是加深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印象。
任务实施
(约25分钟)
类型展示
二、类型拓展(轴类零件图)
任务一 按照图纸要求进行花瓶实体造型(教师软件演示,微视频)
绘图概念及步骤:
一、旋转增料通过围绕一条空间直线旋转一个或多个封闭轮廓,增加生成一个特征。(1)单击“应用”,指向“特征生成”,再指向“增料”,单击“旋转”;或者直接单击按钮,弹出旋转特征对话框
(2)选取旋转类型,填入角度,拾取草图和轴线,单击“确定”完成操作。旋转类型包括“单向旋转”、“对称旋转”和“双向旋转”,如图。
图1 图2
3、轴线是空间曲线,需要退出草图状态后绘制。
4、选取轮廓线草图如图3,再对弹出旋转增料对话框中单击“确定”完成实体体造型,并进行抽壳操作。
图3
注意:
1、一条空间直线。(轴线是空间直线,需要退出草图状态后绘制)
2、一个封闭轮廓。
3、对花瓶进行抽壳。
任务二(可根据给定图纸进行实体造型设计并抽壳)
1.跟着教师的演示一步步绘制,并根据所学内容绘制不同形状的花瓶。
2.跟着教师的演示用放样增料的方法一步步绘制花瓶
3.在跟着老师绘制的过程中思考并理解使用旋转增料的方法;
设计思想:创建草图与绘制空间轴线之间的切换操作对学生来说要弄明白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我采用从易到难的方法,先让学生创建绘制简单的花瓶草图进行实体造型,在其基础上绘制更难些的葫芦实体造型设计,结合网络学习平台中的微视频学习,有效的把创建草图与空间轴线之间切换运用贯穿其中,这样便于学生理清思路。同时,在每一个任务完成之后要求同桌之间相互检查,为下一个任务实施打下基础。
任务
评价
(约7分钟) 一、评价流程
1.每组推出一副最优秀的作品。
2.在每组的优秀作品中评价本节课最佳作品。
3.评选最佳设计员。
二、总结归纳
1、创建草图应注意及时存盘,才能保存下来。
2、按操作步骤即可完成实体造型,需要耐心、仔细、认真。
3、轴线是空间线,需要退出草图状态后绘制 每组推选最好的作品;
评出今天的最佳设计员。
检查自己的任务,并反思自己在绘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设计思想:采取适当方式的评价,既是对本节课的归纳和小结,也是对学生的褒奖和勉励。最后教师总结归纳旋转增料指令的方法,进一步突破难点。 任务
拓展
(约5分钟)
根据本节所学内容,各小组独立完成轴零件图实体造型的设计
课外完成拓展任务。
设计思想:让学生有拓展学习和创新的空间,为下节课打下基础。
【教学反思】
回顾本节课,我把教学设计用贴近实训加工实际为课题,用教师直观演示,学生动手实践,科学启发引导,分组合作探究几个方面,让每个学生主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