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泌尿男性生殖系与肾上腺..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二章 泌尿、男性生殖系与肾上腺
肾脏
一、概述
【适应症】
1.先天性异常:肾缺如,异位肾,融合肾。
2.肾囊性病变:单纯性皮质囊肿、肾盂旁囊肿、多囊肾。
3.肾肿瘤:肾实质肿瘤、肾盂肿瘤。
4.肾创伤。
5.肾结石。
6.肾积水。
7.肾动脉狭窄。
8.移植肾与并发症
【检查方法】
1.使用凸阵和扇扫探头,成人一般用频率为3~5MHz,儿童用频率5~7MHz。
2.检查前无需特殊准备,如饮水并充盈膀胱,有助于同时显示肾盂、输尿管和膀胱。
3.扫查切面
(1)扫查冠状切面。病人仰卧位或侧卧位,探头置于腋后线,纵向扫查,使声束指向内前方。以肝脏和脾脏为声窗,可分别获得右肾和左肾的最大冠状切面声像图。标准肾脏冠状切面呈外凸内凹的蚕豆形,此切面应显示肾门结构。
(2)扫查矢状切面。病人仰卧位或俯卧位,探头置于腰背部或季肋角纵向扫查,并使声束向上倾斜,获得肾脏矢展切面图。
冠状和矢状切面统称位肾脏长轴切面。
(3)扫查横切面。在冠状扫查的位置,旋转探头90度,可获得肾脏的横切面声像图。标准肾门部横切面似马蹄形。此切面应显示肾门结构,并使显示的前后径(厚度)和宽径最小。
(4)利用冠状切面和(或)横切面显示肾门部血管。使用彩色和脉冲多普勒诊断仪分别检测肾动脉、肾段动脉、叶间动脉的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加速时间。在上腹部横断扫查,检测肾动脉起始段的各种血流参数。
4测量方法
(1)测量肾脏长径。标准肾脏冠状切面或肾脏最大矢状切面,从上极的上缘至下极的下缘。
(2)测量肾脏宽径。标准肾门部横切面,从肾门内上缘至外侧缘。肾窦宽径从肾窦高回声的内侧缘道外侧缘。
(3)测量肾脏厚度。标准肾门部横切面,从前缘至后缘。
【检查内容】
1.肾脏的位置、形态、大小、包膜回声是否正常。如果一侧找不到肾脏,则应了解有无手术史,注意有无异位肾(盆腔、胸腔)、萎缩肾或先天性肾发育不全、肾缺如(单肾),并作仔细检查和鉴别。
2.注意肾皮质、髓质(锥体)的厚薄和回声强度有无异常改变;有无集合系统(肾盂、肾盏)扩张征象。
3.观察肾内有无弥漫性或局限性回声异常。
4.若发现局限性回声异常,应确定其部位(肾实质、锥体或肾窦区)、大小、形态和回声特征。
5.观察肾周有无积液或其他异常征象。
6.怀疑肾脏恶性肿瘤时,应常规检查肾门部及主动脉、下腔静脉周围有无肿大淋巴结,肾静脉和下腔静脉内有无瘤栓。
【注意事项】
1.决定有无肾内局限性病变,必须从肾长轴断面(冠状、纵断)和短轴系列断面来观察,以免漏诊或误诊,对于肾的赘生性肿物(囊肿、肾癌等)尤应如此。
2.注意识别正常肾脏变异和伪像干扰,勿将正常肾脏表面的分叶状切迹和肥大肾柱误诊为肾肿瘤。
3.超声检查虽然对肾脏疾患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但是尚存在许多局限性,甚至是“盲区”。超声诊断医师必须对各种疾病的超声检查价值和局限性有足够的认识。超声检查“无异常”,不等于“无疾病”,更不能称正常。必要时,建议进行其他检查。
4.对肾血管的检查,仅在临床有特殊要求时进行。
二、肾缺如
【检查内容】
1.患侧肾窝内无肾脏回声。
2.如有条件,同时用彩色多普勒检查患侧膀胱有无尿流喷射现象。
3.对侧肾代偿性增大。应对其作全面描述,如大小、形态、实质及肾窦回声等。根据声像图改变,超声可以对不发育或发育不良独立作出诊断。
【注意事项】
1.需要鉴别的疾病为萎缩肾。
2.对可能出现异位肾和游走肾的部位进行探测,包括腹腔和盆腔。
三、异位肾
【检查内容】
1.异位肾的位置,活动性,形态和回声特征,肾门方位及其与输尿管和血管的连接关系。输尿管在膀胱开口位置。
2.正常肾区不能显示肾脏,而在其他部位显示肾脏声像图。最常见的部位为盆腔(盆腔肾)。此处肾脏不能还纳,即可诊断为异位肾。
【注意事项】
1.需要鉴别的疾病为游走肾。
2.需要X线尿路造影进一步证实。
四、融合肾
融合肾分为两大类:双肾在一侧融合者称为同侧融合肾;在中线附近融合者称为两侧融合肾或横过性融合肾。后者中若两肾的上极或上极融合,形成蹄形,称马蹄形肾。此属于融合肾的之一,相对常见。两肾极部内侧融合,形似圆盘者,称盘状肾;融合成块者,称团块肾。
【检查内容】
1.腹部横断扫查时可见脊柱、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前实质性低回声性肿物,并与双肾相连。
2.上腹部正中沿腹主动脉纵切扫查时,可见马蹄形肾的峡部。
3.背部探测可发现双肾纵轴排列异常,呈倒置的“八”字形改变。
4.融合肾患者泌尿系其他畸形的发生率也较高,要仔细查找。
【注意事项】
1.检查重点为肾脏的形态及其相互关系;输尿管开口位置。
2.超声诊断融合肾必须具有以下三种征象
(1)双肾实质是否在同一侧和在中线附近。
(2)有各自独立、互相分离的集合系统回声和两条输尿管。
(3)无第三个肾脏存在。
3.上腹部正中纵断沿主动脉扫查可见马蹄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