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24《风娃娃》.pptx
风娃娃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22
导入
文本解读
语言点分析
拓展阅读
写作技巧借鉴
课堂活动设计
contents
目
录
01
导入
老师可以问学生“你们喜欢风吗?”,“你们觉得风有什么作用?”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风的奇妙之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老师可以通过播放风声、展示风力发电站、风车等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风的魅力,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情境导入
提问导入
老师可以向学生解释风娃娃的概念,即风娃娃是自然界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
解释概念
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与风娃娃相关的实例,如风车、风筝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风娃娃的作用。
展示实例
介绍作者
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课文的作者,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和创作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介绍时代背景
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课文所描述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02
文本解读
故事发生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风娃娃来到田野、河边、城市等地方,与大自然和人们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故事背景
风娃娃在田野里帮助人们扬起灰尘,在河边帮助船帆航行,在城市里帮助人们晾晒衣物等。但同时,它也因为用力过猛,给人们带来了不少麻烦。
故事情节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风娃娃与大自然和人们之间发生的故事,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环保意识
故事中强调了风能给人们带来便利,但也需要合理利用。这启示我们要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
成长与责任
故事中的风娃娃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为人们服务。这启示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要勇于承担责任,学会奉献和付出。
03
语言点分析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之一,是一个名词,意思是“风”。
风娃娃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之一,是一个名词,意思是“一种玩具,在竹篾等的骨架上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
风筝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之一,是一个动词,意思是“种树”。
栽树
1
2
3
这是一个陈述句,意思是“风娃娃已经长大了。”
“风娃娃长大了。”
这是一个观察句,意思是“风娃娃看到了船帆在动。”
“风娃娃看见船帆在动。”
这是一个误解句,意思是“风娃娃以为人们需要它的帮助。”
“风娃娃以为人们要它帮忙。”
01
02
“风娃娃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向风车吹去。”: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风娃娃拟人化,让它能够深深地吸气和吹气。
“风娃娃来到田野,看见一架大风车正在慢慢转动。”: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风车比作大风车。
04
拓展阅读
讲述风娃娃在不同场景下的冒险和体验,展示自然风光的美丽和神奇。
《风娃娃的旅行》
《风娃娃与风筝》
《风娃娃与风车》
讲述风娃娃如何帮助风筝飞得更高更远,体现风的力量和作用。
讲述风娃娃如何驱动风车转动,为人们带来清洁能源和美好生活。
03
02
01
03
对比不同文章的写作技巧和手法
通过对比阅读不同写作技巧和手法的文章,可以学习到不同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01
对比不同文章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通过对比阅读不同作者、不同风格、不同表达方式的文章,可以增加对文学表达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02
对比不同文章的主题和思想
通过对比阅读不同主题、不同思想的文章,可以增加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05
写作技巧借鉴
主题明确
01
故事构思应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展开,如友情、成长、冒险等,以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故事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情节跌宕起伏
02
故事情节应具有起伏和转折,以吸引读者的兴趣。可以设置一些悬念和意外情况,让读者产生好奇心和继续阅读的动力。
角色形象鲜明
03
故事中的角色形象应该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他们的情感和行为。可以通过语言、行为、心理描写等方式来塑造角色的形象。
在写作中,应该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以免让读者产生阅读困难和理解障碍。
语言简洁明了
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但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以免让读者感到过于繁琐和难以理解。
修辞手法运用
在写作中,应该尽量表达真挚自然的情感,不要刻意去堆砌情感,以免让读者感到虚假和矫情。
情感真挚自然
环境描绘
通过描绘故事发生的环境和场景,可以让读者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的情感和氛围。可以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建筑、人物等方面。
动作描绘
通过描绘人物的动作和行为,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人物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可以包括身体动作、面部表情、语言行为等方面。
心理描绘
通过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内心感受,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变化。可以通过内心独白、回忆、联想等方式来表现。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