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PDF】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 成果总结报告.pdf

发布:2023-10-19约7.16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附件1: 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 成果总结报告 成 果 名 称 岗位驱动、国际引领、校企协同、育训一体,现代马 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成果完成人姓名 王怀栋,郭永清,赵宇飞,陈玉洁,刘金泉,王勇, 张小宇,任宏,王晓铄,陈建兴,李国俊,曹晓娟, 吴光宇,岳高峰,王蔷 成果完成单位名称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赤峰学院,中国马业协 会,北京天星调良国际马术俱乐部有限公司 2022年10月12日 在国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指导下,以蓬勃发展的现代马产业为 背景,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秉承“立足内蒙、面向三农,立德树人、强 农兴农”的办学理念,围绕现代马产业发展需求,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持续深化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成果产生背景 伴随中国现代马产业的蓬勃发展,马术俱乐部、马场等相关机构迅速增多, 马业人才稀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现代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内蒙古有着悠久的 马产业发展历史和深厚的马文化积淀,被誉为马的故乡,蒙古族被誉为“马背民 族”,内蒙古发展马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为此,学院于 2010 年创办全国首个运 动马驯养与管理专业,专业设置体现地区特点,紧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2016 年, 更名为畜牧兽医专业(运动马驯养与管理方向)。 学院从 2010 年开始,以运动马驯养与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针对该专业人 才培养过程存在的诸如:毕业生从业岗位(群)不明晰、培养标准规格与国际不 接轨、校企合作不深入、教学方式方法陈旧等问题,依据 “系统理论”“产学研 合作教育理论”,在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 “中国•内蒙古运动马驯养技 术集成与人才培养”、自治区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运动马驯养技术成 果推广转化”等项目的支撑下,联合赤峰学院、中国马业协会、北京天星调良国 际马术俱乐部,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过 6 年的研究探索和 6 年的实践 完善,构建并实践了 “岗位驱动、国际引领、校企协同、育训一体”现代马业人 才培养模式。该成果显著提高现代马业人才培养质量,为职业院校服务产业发展,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二、成果主要内容 该成果以“岗位驱动”为逻辑起点、以“国际引领”为方向指南、以“校企 协同”为合作途径、以“育训一体”为育人方式,创新了“岗位驱动、逆向倒推” 培养方案新思路,创设了“国际引领、标准对接”教学内容新体系,创建了“校 企协同、多元合作”基地建设新途径,创立了“育训一体、德技双修”人才培育 新范式。“岗位驱动、国际引领、校企协同、育训一体”现代马业人才培养模式 见图 1。 图 1 “岗位驱动、国际引领、校企协同、育训一体”现代马业人才培养模式图 岗位驱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经过全方位调研和科学论证,明 晰现代马业人才从业的岗位(群);以从业岗位需求为驱动,采用“逆向倒推” 设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系统分析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所需的知识、能力、 素质结构,创新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新思路。 国际引领:对接国际马业从业资格标准,引进国外先进马术教学体系,进行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安排学生海外 实习、考取国际马术从业资格证、参加国际相关活动。实现人才培养国际化。 校企协同:深化产教融合、多元合作。搭建了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 服务、马文化传承与弘扬、国际交流与合作“五位一体”的校内教学基地;与国 内外知名俱乐部、马场等行业企业创建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 任共担”的校外教学基地。校企协同为现代马业人才培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育训一体:立足专业特点,改革教学方式。育训一体、德技双修,由低级到 高级、由校内到校外,分段递进开展“接触了解马匹→马匹饲养护理→马匹驯养 调教→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