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八章-语文易混淆词语辨析.doc

发布:2018-10-08约5.9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语文中有很多读音相同,而字不同的“相似词语”。这些词语特别容易混淆意义,以至用错地方,在考试中也是容易丢分的考点。“四快高效学习法”把从小学到初中的最易混淆的127个词语整理归纳,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快速掌握这些知识点的目的。 1、不齿——不耻: “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不耻”意思是“不以……为耻”, “不认为……是可耻的”。二者表意正好相反。   2、勾通——沟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结,贬义词。而“沟通”指两方能够通连。   3、定金——订金:“定金”指为了保证成交,预先支付的一部分钱。而“订金”指购买之前约定的价格。   4、预定——预订:“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而“预订”指预先订购。   5、作客——做客:“作客”指离开故乡,寄居在别处。而“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6、质疑——置疑:“质疑”指提出疑问。而“置疑”指怀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义。   7、义气——意气:“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而“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的情绪。   8、本义——本意:“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而“本意”指原来的意思或意图。   9、功夫——工夫:“功夫”指①本领、造诣;②同“工夫”。而“工夫”指①占用的时间;②空闲时间;③指时候。另外,“功夫”除用于“本领、造诣”之意外,可与“工夫”通用。   10、牟取——谋取:“牟取”指获取名利,贬义词。而“谋取”指的是设法取得,一般用于褒义。   11、巨变——剧变:“巨变”指的是巨大的变化,而“剧变”指剧烈的变化。   12、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一种治理社会的制度和方法。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依法治国;②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13、自诩——自许:“自诩”指自夸,贬义词。而自许指以某种崇高的使命激励自己,褒义词。   14、勉励——勉力:勉励,劝人努力。而“勉力”指努力去做。   15、处世——处事:“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而“处事”指处理事务。   16、形迹——行迹:“形迹”指①举动和神色;②痕迹、迹象;③指礼貌,如“不拘形迹”。而“行迹”指行动的踪迹。   17、原形——原型:“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的真实面目,常含贬义。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文艺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18、年轻——年青:“年轻”指①年纪不大,多指十几岁至二十几岁;②指事业学问的开创的时间不长。而“年青”指处在青少年时期。   19、连播——联播:“连播”指连续播出(节目)。而“联播”指同时转播其他电视台或电台的节目。   20、终止——中止:“终止”指结束,停止。而“中止”指因故中途停止。   21、捉摸——琢磨:“捉摸”指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的意思。而“琢磨”指①雕刻和打磨(玉石);②加工使精美(指文章等);③思索,考虑;例:老张的话我琢磨了很久。   22、妨害——妨碍:“妨害”指有害于。而“妨碍”指阻碍,不能顺利进行。   23、变换——变幻:“变换”指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而“变幻”指无规则地改变,令人捉摸不定。   24、供品——贡品:“供品”指供奉神佛祖宗用的瓜果酒食等。而“贡品”指古代属国或本国臣民献给帝王的礼物。   25、淹没——湮没:“淹没”指大水漫过,也形容被声音盖过。而“湮没”指名声和成就被埋没。   26、泄漏——泄露:“泄漏”指专指液体、气体慢慢流出。而“泄露”指不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   27、树立——竖立:“树立”指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而“竖立”指物体垂直而立。   28、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常被误用来形容其它美好事物。   29、炙手可热:只能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常被误用来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   30、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常被人误用来“首要”“首先”和“理所当然”之意。   31、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是敬辞,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绵薄之力”才是谦词。   32、蓬荜生辉:敬辞。表示别人使自己生辉。  33、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34、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误用于表毫不犹豫地做与正义无关的事。   35、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多用于否定形式。 36、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37、文不加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须删改。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38、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39、鬼斧神工:可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常被误认为只可形容自然景物。 40、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