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魏晋南北朝美学.ppt

发布:2025-01-25约4.82千字共6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顾恺之《列女传·仁智图》顾恺之《洛神赋图》《洛神赋》描述: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陆探微,生卒年不详,吴(今江苏苏州一带)人。南朝宋明帝时宫廷画家,中国最早的画圣。在中国画史上,据传他是正式以书法入画的创始人。他把东汉张芝的草书体运用到绘画上,可惜今已难再见到他的画迹。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载有他的画达七十余件,题材十分广泛,从圣贤图绘、佛像人物至飞禽走兽,无一不精。与东晋顾恺之并称“顾陆”;连谢赫的《古画品录》中也对他推崇备至。张僧繇(yóu),梁武帝萧衍时期的名画家,吴中(今江苏苏州)人,一说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生卒年不详。梁武帝天监(502年-519年)中为武陵王国侍郎、直秘阁知画事,历任右军将军、吴兴太守。擅写真、顼道人物,亦善画龙、鹰、花卉、山水等。擅作人物故事画及宗教画,时人称为超越前人的画家。梁武帝好佛,凡装饰佛寺,多命他画壁。所绘佛像,自成样式,被称为“张家样”,为雕塑者所楷模。张僧繇是南朝梁时代时绘画成就最大的人。他与顾恺之、陆探微以及唐代的吴道子并称为“画家四祖”。萧绎与《职贡图》萧绎(公元508~554年),南兰陵(今江苏省武进县西北)人,梁武帝萧衍第七子。公元552年即位,史称梁元帝、萧绎自幼才艺过人,勤于著述,工书善画。《职贡图》卷系北宋熙宁年间摹本,原绘南朝梁时到中国来的外国使臣,共25人。现已残损,仅存12人。他们是:滑国、波斯国、百济国、龟兹、倭国、狼牙修、邓至、周古柯、呵跋檀、胡蜜丹、白题和末国的使臣立像,每人身后有文字题记,记叙该国情况及历来交往史实。画像注重写实,神情自然。《职贡图》卷是了解南朝绘画艺术的珍贵资料,又是真实记录南北朝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萧绎《职贡图》曹仲达,是南北朝时期北齐的著名少数民族画家。原籍西曹国(在撒马尔罕一带),官至朝散大夫。擅画人物、肖像、佛教图像,尤精于外国佛像。所画人物以稠密的细线,表现衣服褶纹贴身,“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似刚从水中出来,人称“曹衣出水”,与唐代画家吴道子的”吴带当风”画风并称画史。无作品传世,但现存的北朝佛教造像中有与其相似的风格。北齐画家。生卒年不详,北齐世祖时(561~565)任直阁将军、员外散骑常侍。善画贵族人物、宫苑、车马,所画马尤其生动逼真,据传他在壁上所画马甚至引起观者夜间听到马索水草而嘶鸣的幻觉。他的人物画吸收了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前代画家的长处,而又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由于技艺精湛,当时即被称为“画圣”,得到北齐世祖的重视,使其供职宫廷,非有诏不得与外人画,成为专门的御用画家。唐代阎立本称誉他“自像人以来,曲尽其妙”。他的画风影响到唐代,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现存《北齐校书图》(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系描绘北齐天保七年(556)文宣帝高洋命樊逊等人校勘五经诸史的事迹。杨子华《北齐校书图》秦汉魏晋南北朝美学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反,故圣人重之。由是观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淮南子》论形、神、气关系夫精神者所受于天也,而形体者所禀于地也。——《淮南子·精神训》1烦气为虫,精气为人。——《淮南子·精神训》2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淮南子·原道训》3《淮南子》论神对形的主宰1243故心者,形之主也;而神者,心之宝也(精神训)神贵于形也。故神制则形从,形胜则神穷(诠言训)以神为主者,形从而利;以形为制者,神从而害(原道训)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说;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说山训)1234第二节秦汉美术代表:画像砖与画像石画像石:雕刻着不同画面,用于构筑墓室、祠堂、庙阙等的建筑石材。萌发于汉武帝时期,东汉时达到高峰。主要有四个中心地区:一、山东、苏北、皖北地区;二、豫南、鄂北地区;三、陕北、晋西地区;四川地区。山东长清孝堂山石祠内容及特点:神话传说、天文星象、历史故事(周公辅成王、泗水取鼎),封建贵族朝会、出行、迎宾、征战、献俘、狩猎、庖厨、百戏等生活场面,具有东汉早期精炼质朴的风格特点。最具有代表性的画像石作品河南南阳画像石墓特点:内容丰富,有范睢受袍、晏子见齐景公、二桃杀三士等历史故事。还有伏羲女娲、四神、天象、击剑等画面。布局简洁疏朗,物象鲜明醒目,具有古朴豪放、深沉雄大的风格特点。山东嘉祥武氏石祠包括武梁、武荣、武班、武开明四个石室。早在宋代即为金石学家重视。武梁祠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