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7魏晋南北朝之我为玄狂.pdf

发布:2019-11-21约2.78千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 魏 国 晋 风 历 度 代 之 我 服 为 饰 玄 狂 赏 析 一、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形态 曹魏:220 -266 晋朝:266 -420 西晋:266 -316 东晋:317 -420 ,十六国:304 -439 五胡指的是曾经活跃在中国北方的五大民族:匈奴、鲜卑、羯(jié )、氐(dī ) 、羌。 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 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 南北朝:420 -589 南朝:宋420 -479、齐479 -502、梁502 -557、陈557 -589 北朝:北魏386 -534、西魏535 -557、东魏534 -550、北周557 -581、北齐 550 -577 三国(公元220-280 ) 五胡乱华图 南北朝分布 三教合流:哲学融合 五胡乱华:民族融合 过程:复杂、动态、摇摆 结果:统一、提升 中国文化的南北性形成! 二、玄学产生的背景 玄学之“玄”,出自老子的思想, 《老子·一章》中说:“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玄就是总天地万物的一般规律“道”,它体现了万物无 穷奥妙的变化作用。魏晋玄学崇尚 《老子》、 《庄子》、 《周易》。 正始之音:何晏、王弼 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傅粉何郎”、“看杀卫玠” 《世说新语》中关于竹林七贤的嵇康记载: “嵇康伸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素素, 爽朗清举。“或曰:”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 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 若玉山之将崩。“ 到东晋时,佛学蓬勃发展起来,玄学与佛学互相影响,佛学者谈玄, 玄学者论佛,成为一时风尚。一时间,“清谈之风大盛,佛经之译出 较多,于是佛教乃脱离方士而独立,进而高谈清净无为之玄致。” 魏晋玄学对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宗白华在 《美学散步》中,描述: 汉末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 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 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奠定了后代文学艺术的根基与趋向。 服饰总体特点:随性,放纵、自由、飘逸。 三、书画中的人物形象 顾恺之——列女仁智图 顾恺之——女史箴图 顾恺之——洛神赋 四、玄学影响下的服饰特点 1、旧衣宽衫 《晋书》卷二七 《五行志上》: “晋末皆冠小而衣裳博大,风流 相放,舆台成俗。” 魏晋士人的时尚:嗑药形散、扪虱而谈 2、翩翩风度 魏晋美男子多,各个玉树临风,风度翩翩,更有剃须、着女服 的喜好。被正统认识称作妖服。 飘飘若仙的袿衣 女史箴图卷袿衣 洛神赋图袿衣 列女仁智图袿衣 列女古贤图中的袿衣 袿衣在其底部有裾 ,形成上宽下窄、呈刀圭形的两尖角,是贵妇的 常服。 东汉的经学家郑玄认为上三代的翟衣就是袿衣。所谓“杂裾垂 髾”是也。 袿衣在南朝演变为禕衣。 隋朝皇后谒庙服亦袿襡大衣,祠 郊禖以褕狄。 而且逐渐被神化为神仙服饰。 3、纶巾羽扇 4、冷对世俗 山涛的小儿子山简出任征南将军,常常到园林水池游玩,酩酊大 醉后衣冠不整骑马返回。当时有儿歌唱道: “山公出何许,往至 高阳池。日夕倒载归,茗艼无所知。时时能骑马,倒着白接篱” 。白接篱是一种白色的头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