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自主学习阅读85—87页 1、小康的提出 2、总体小康(1)实现 (2)总体小康的表现 (3)总体小康的特点 3、全面小康(1)特点 (2)全面小康的目标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4、小康社会的建设特点和要求 1.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为我们勾画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到20世纪末,我们实现了战略部署的第二步,即 A. 解决温饱问题 B.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C.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D.基本实现现代化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有 (1)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2)基本实现现代化 (3)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地区差别逐步扭转 (4)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 A.(1)(2)(4) B.(2)(3)(4) C.(1)(2)(3) D.(1)(3)(4) 3.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最根本的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B、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D、加强、改进党的建设 * 市 场 配 置 资 源 (一)市场调节 (二)市场秩序 (三)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2、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3、市场经济的含义 4、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 5、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1、市场规则:形式、主要内容 2、诚实守信:必要性 3、如何规范?【国家、企业、个人】 (1)不是万能的 (2)市场调节的弊端 (3)市场调节的危害 宏观调控: 为什么?是什么?怎么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基本特征、优点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目标 过去的交通工具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听一听,想一想 “三步走”战略中我国现在已经实现了几步? 概括:我国总体小康的表现有哪些? ①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②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③从总体上看,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我国总体小康A表现: 请判断下列各图分别反映了总体小康社会的哪个表现? 国家的经济 实力大大增强! 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先进的教育设施 山区落后的教育 我们也想上学 深圳特区 温岭建设 寒碜的住房 贫穷 不是我影响市容,我真的很饿 幸福的孩子 水污染 杭州 大连 环境破坏沙尘暴 城市:乌鲁木齐 农村 B特点: 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总体小康的特点: 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 2.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时间、特点: 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成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 3、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国家。 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 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 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重大进展。 名词点击 GDP—衡量一国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 5、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 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与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有条件的地方、、、、、、、;相对路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思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不是就是全国全面同时建设小康社会。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有什么区别? 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低水平—低标准,人均GDP只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