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23页).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深圳市长许勤8日表示,2011年,深圳生产总值预计突破1.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0%以上。深圳人均GDP达1.6万美元 超中上等国家收入水平 按照联合国衡量一个国家财富水平的标准,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便意味着达到中上等发达国家的标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总体小康 微观表现 宏观表现 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 全面小康 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科学发展观 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我国人民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1、总体小康 微观表现 宏观表现 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 2、全面小康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需要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全面小康的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上的目标 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 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翻; 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城镇人口比重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指标 一、经济主题(一)人均GDP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反映的是一定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据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实现这一目标,GDP必须保持年均7.2%的增长速度。 考虑到通货膨胀和美元币值变动等因素,2020年,人均GDP可能在4000至5000美元之间。(二)非农产业就业比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是一条普遍的规律。1980~2000年,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年均0.94个百分点。如果未来20年劳动力仍以这一速度向非农转移,那么,2020年非农产业就业的劳动力应达到70%左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指标 (三)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反映居民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及质量的重要指标,它等于居民用于食物消费的支出与总消费支出之比。一般来说,居民收入水平越高,其恩格尔系数越小。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在3000美元左右时,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均在30%上下。 (四)城乡居民收入(包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居民收入增长主要决定于经济增长。 可以估计,在 2020年 GDP翻两番之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是2000年的3倍左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指标 二、社会主题 (一)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的取值在0和1之间。取值为0时,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取值为1时,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根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中国:促进公平的经济增长》提供的数据,1999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37。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的基尼系数已在0.45以上,收入分配不甚合理。 可以预计,在未来20年中,我国的基尼系数将呈下降之势,2020年,有可能下降到 0.4以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指标 (二)社会基本保险覆盖率 社会保障是一种社会稳定机制,是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存需要的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有效工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为全体国民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包括基本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险。2020年,社会基本保险覆盖率应达到100%。 (三)平均受教育年限 提高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和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我国一般选用6岁和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作为判断国民受教育水平的依据。根据最新的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我国6岁和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62年。 2020年,我国6岁和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应达到10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指标 (四)出生时预期寿命 预期寿命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指标,既能反映社会、经济的进步状况和医疗水平的发展状况,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人们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估计,2020年我国的预期寿命可达到75岁。 (五)文教体卫增加值比重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影响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和条件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不断上升。 2000年,我国文教体卫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据估算,至 2020年,我国文教体卫增加值占国内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