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影子的秘密》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docx
《3.3.影子的秘密》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3.3.影子的秘密》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
教学内容
《3.3影子的秘密》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光与影》的第三节《影子的秘密》。本节课主要围绕影子的产生、影子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影子的变化展开。具体内容包括:
1.影子的产生:探讨物体在光源照射下产生影子的原因。
2.影子的大小和方向:观察不同光源位置下影子的大小和方向变化。
3.影子的变化:研究影子的长度和形状随光源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
4.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影子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如影子的测量、影子的艺术等。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实验和记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收集证据、解释现象的科学探究能力。
2.科学思维: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推理等方法,理解影子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光与影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4.科学责任:教育学生关注光与影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科学知识与技术发展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影子的产生和变化规律。
2.影子大小和方向与光源位置的关系。
难点:
1.理解影子变化规律的科学原理。
2.观察并记录影子变化的细节。
解决办法:
1.利用实物模型和实验材料,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影子的产生和变化过程,从而加深对影子变化规律的理解。
2.设计多个实验活动,如光源位置变化实验、不同时间段的影子观察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数据,以支持他们发现和总结影子大小和方向变化的规律。
3.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现象,互相交流思考,促进对影子变化规律的理解。
4.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如提出问题:“为什么光源位置改变时,影子的长度也会改变?”以此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影子的形成原理。
5.结合生活实例,如太阳升起和落下时影子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影子变化与光源位置的关系,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投影仪、白板、实验台、实验材料(如不同形状的物体、光源、尺子等)。
2.软件资源:教学PPT、互动式教学软件。
3.课程平台:校园网络教学平台。
4.信息化资源:科学探究应用程序、科学教学视频。
5.教学手段: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操作、观察记录、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注意到,当阳光照射到物体上时,物体后面会出现一个黑黑的影子呢?
2.生:是的,我看到了,有时候影子长长的,有时候影子短短的。
3.师:那你们想知道影子的秘密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影子的秘密》。
二、探究影子的产生
1.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物体和手电筒,尝试让手电筒的光照在物体上,观察是否会产生影子?
2.生:(进行实验)是的,物体后面出现了影子。
3.师:那我们换一个物体,再试一次,看看是否每个物体都能产生影子呢?
4.生:(继续实验)每个物体都有影子。
三、探究影子的大小和方向
1.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发现每个物体都有影子,那我们来探究一下,影子的大小会变化吗?
2.生:我觉得影子的大小会变。
3.师:那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请同学们将手电筒放在离物体不同距离的地方,观察影子大小的变化。
4.生:(进行实验)我发现,手电筒离物体越远,影子就越大。
5.师:很好!那我们再来探究一下影子方向的变化。请同学们将手电筒从物体的左侧移到右侧,观察影子方向的变化。
6.生:(进行实验)我发现,手电筒从左侧移到右侧时,影子的方向也跟着改变了。
四、探究影子的变化规律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发现了影子大小和方向的变化,那你们觉得影子的长度会发生改变吗?
2.生:我觉得影子长度也会变。
3.师:那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请同学们在不同时间段(如早上、中午、下午)观察同一物体的影子长度,并记录下来。
4.生:(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5.师:同学们,根据你们观察和记录的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6.生:我们发现,早上和下午时,物体的影子比较长;中午时,物体的影子比较短。
五、总结影子变化规律
1.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了影子大小、方向和长度变化的规律。谁能来概括一下?
2.生:(总结)影子的变化与光源的位置有关,当光源离物体越远时,影子越大;当光源从物体的左侧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