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种子结构说课讲稿.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济南版八年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第二课时
《观察种子的结构》说课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观察种子的结构》。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几个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材
“观察种子的结构”是济南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三节中的内容。本实验在初中生物实验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思维能力,为后面学习种子的萌发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操作经验,对种子发育成植物体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种子的结构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因此本节课能唤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分析
基于对教材的和,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2、认识种子的结构,能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能识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解剖观察种子的结构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学会简单的观察方法。
2、在比较两类种子的结构特点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形成善于通过分析、归纳而得出结论的习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种子结构的认识,理解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通过合作探究来体验与人交流、合作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由于种子萌发后之所以能发育成一株新的植物与种子的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运用观察、解剖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描述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异同点,识别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为教学重教学难点
最后,学生小组合作用放大镜看、用解剖针挑,自主观察玉米种子的胚及胚各部分的结构,通过此过程突破难点玉米种子胚的观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提高。
观察玉米剖面对于胚的结构观察得不够全面,教师请学生拿出煮熟的嫩玉米种子亲身体验找到这个胚,再试着找到胚各部分的结构。通过对玉米种子胚的整体认知,既增加学生的知识,又弥补了不足。
学生说出玉米种子各结构的名称及作用,展示交流玉米种子的构成部分,通过此过程,巩固其自主探究的成果,突破重点玉米种子结构的观察。教师板书玉米种子的结构,使学生形成对玉米种子结构的完整概念,通过此过程使学生养成及时巩固所学知识的习惯。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中,使学生不自觉地拿玉米种子与菜豆种子作对比。
(三)比较分析,形成概念
教师趁热打铁组织学生列表比较两类种子的结构,学生通过填写表格、分析交流,归纳出两类种子的相同点,明确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归纳出两类种子的不同点,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此时反应快的学生可能问:菜豆种子应该也有胚胚乳,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寻找答案,培养其自学能力。教师根据两类种子子叶数目的不同,自然引入单、双子叶植物的概念。使学生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形成善于通过分析、归纳而得出结论的习惯。
此时,再让学生来说一说自带的种子中,哪些是单子叶植物的种子?哪些是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分类中,小组成员如果有分歧或者拿不准,按照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观察它们的内部结构。进一步锻炼能力,激发兴趣。
(四)拓展延伸,提升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到种子胚的重要性,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种子萌发的图片,小组讨论,大胆推测,把豆苗、玉米苗的各部分与大豆种子的结构、玉米种子的结构联系起来。使学生直观地理解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突破重点,照应开头,使学生明白了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的原因。
(五)盘点收获,反馈新知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教师引领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要点回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形成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
(六)走进生活,情感提升
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感受果实和种子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营养“贮藏库”,我们都是靠果实和种子养活着,对学生进行珍惜粮食的教育。整理桌面,准备下课。
五、课后反思
遵循上述的教学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表现为:
1、学生能通过动手实验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发挥其主体作用。
2、开发了较好的课程资源。比如增加了玉米胚的整体认识。再比如通过对豆苗的观察,使学生对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有了更深的理解。
当然在授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
1.本节课设计的问题较多,个别动手能力稍差的学生处于被动状态。
2.课堂中其实有可以挖掘的空间。比如,一位学生把玉米的种子进行了平切,教师只是告诉他应该纵切,没抓住机会分析用纵切、横切、平切的方法观察玉米种子的利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5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