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教学法实践与思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思想品德“四步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
舞阳县教研室 张耀国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思想品德课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躬身教学实践,思想品德课堂发生了一些令人欣喜的变化。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改革还普遍存在着理论研究多、实践探索少的现象,“上课划杠杠,下课背条条”,“教师讲的自我陶醉,学生听的昏昏欲睡”,合作探究“形似神不似”还充斥着课堂,教学效果远没有达到理想的境界。在此背景下我们开展了思想品德“四步教学法”的实践研究,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质疑、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致力于打造活力课堂、高效课堂。
一、思想品德“四步教学法”的基本环节。
思想品德“四步教学法”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教学策略,具有指向性、操作性、开放性的特点,有四个环节“阅读设问——研读答问——质疑探索——反馈运用”组成。
阅读设问环节。阅读教材、设置问题是本方法的基础环节。阅读设问主要在课前进行,靠学生预习完成,大约需要20分钟,通过自学了解教材内容,把问题设置出来。上课时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对课前设置的问题修改完善。然后让学生分别展示,展示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凡是前面说过的,后面就不要再说,避免重复,节约时间。由于学生能力有限,很难全面把握教材,提出的问题一定会不全面、不完善,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边点评边完善,边引导边补充,以便使设置的问题严谨、完整,覆盖整个教学内容。本环节大体需要10分钟左右。
研读答问环节。研读教材、分析解答提出的问题是本方法的中心环节。研读教材时如果文本上提供的信息有限,不足以让学生较好地寻找知识点,组织答案,教师就有必要补充材料,补充的材料可以是文字、数据,也可以是图片、视频,只要能起到牵线搭桥、化解难点的作用就行。组织答案时,教材上本来就有的要用笔划线标示,知识点多的要标上序号,教材上没有的要在书的空白处做批注;要加强学习小组的组内合作,小组成员要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此期间,教师要走近学生,提供知识和方法的咨询,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寻找答案。待各组解答完毕,选派代表发言,阐述对问题的看法,其他同学补充说明或提出不同的观点,此时教师要把握好课堂的节奏,关键时刻要及时点拨,适当引导,做到收放适度。本环节大体需要15分钟左右。
质疑探索环节。质疑探索是本方法的关键环节,研读解答过程中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以及课堂上生成的新问题就是质疑探索的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就是教材的难点、疑点、易混点和关键点。教师要善于捕捉,善于发现,把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层层筛选,层层过滤,删除没用的,保留合理的,经过整合梳理再呈现给学生。问题呈现后,先合作后展示,最后教师讲解,合作展示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敞开心扉,畅所欲言,通过解决不了,教师则予以讲解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研究明:思维的起点是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被动的思维。只有当脑子里出现的时候,人的思维才算真正展开和深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