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9节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检测单).doc

发布:2020-02-25约3.85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9节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 1.会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2.掌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 3.通过用纸带与打点计时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体验验证的过程和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4.通过实验验证,体会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亲身实践,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观。培养观察和实践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 1. 掌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 2.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误差分析及如何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 一、前测,自学案 1.实验目的: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实验原理: (1)只有重力做功的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互相转化,但总的机械能守恒.利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下物体自由下落的高度h及计算出瞬时速度v,从而验证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ΔEp= 与物体动能的增加量ΔEk= 相等。 (2)纸带上某两点的距离等于重物下落的 ,这样就能得到下落过程中势能的变化。再测出这两点的速度,从而得到它在各点的动能。比较这两点动能变化和势能变化,就能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 3.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夹);打点计时器;重锤(带纸带夹);纸带;复写纸片;导线;毫米刻度尺;低压交流电源。 4.实验步骤: (1)装置:竖直架稳打点计时器,使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与纸带在同一直线上,以减小纸带受到的阻力。 (2)将长约1 m的纸带用小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后穿过打点计时器,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 (3)接通电源,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4)换几条纸带,重做上面的实验。 (5)在取下的纸带中挑选第一、二两点间距离接近 mm且点迹清楚的纸带进行测量,先记下第一点O的位置,再任意取五个点1、2、3、4、5用刻度尺测量距O点的相应距离如图所示: 为了减小测量h值的相对误差,选取的各个计数点要离起点远一些,纸带也不易过长,有效长度可在60 cm~80 cm之内. (6)用公式计算出各点对应的瞬时速度v1、v2、v3…… (7)利用公式Ep=mgh计算出各计数点与第一个点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8)比较动能增加量及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的大小,看一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两者是否相等,从而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因不需要知道动能和势能的具体数值,所以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 4.实验误差的来源与分析 (1)实验中,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要克服阻力(主要是打点计时器的阻力)做功,使得动能的增量必定稍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造成系统误差. (2)再者,实验中长度的测量也可造成 误差. (3)其次,实验操作过程中,能否保证纸带上第一、二两个实验点间距等于2 mm,以确保打第一点时重锤速度为零,也是误差形成因素之一. 疑惑摘要 预习之后,你还有哪些没有弄清的问题,请记下来,课堂上我们共同探讨 二、中测,探究案 本实验选择自由落体运动模型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原因是什么? 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尽量减小重物下落时纸带所受的阻力。因此重锤应怎样选择?纸带应如何放置? 4、重物的速度如何测量? 5、实际实验时,得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动能的增加量的关系是怎样的?原因是什么? 6、测量下落高度时,某同学认为都必须从起始点算起,不能弄错。他的看法正确吗?为了减小测量 h值的相对误差,选取的各个计数点要离起始点适当远些好,还是近些好? 三、后测,训练案 Ⅰ类题:下列题目,你必须认真完成(限时15分钟) 1.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重锤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实验中,需要直接测量的数据是重物的 ( ) A.质量 B.下落高度 C.下落时间 D.即时速度 2.利用重锤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应该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 B.应该选用点迹清晰的纸带 C.操作时应先接通电源然后放开纸带 D.打点计时器应接在电压为4~6 V的直流电源上 3.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重锤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实验中,对于自由下落的重物,下述选择的条件哪种更为有利? ( ) A.只要足够重就可以 B.只要体积足够小就可以 C.既要重,又要体积小 D.应该密度大些,还应便于夹紧纸带,使纸带随同运动时不致扭曲 4.用小车沿光滑斜面下滑的方法验证机械能守恒时,小车下滑的高度是由下列哪种方法得到的 ( ) A.米尺直接测小车下滑高度 B.米尺直接从纸带上测出 C.米尺从纸带上测出小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